今年以来,我市商务部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把机制建设、开拓市场、优化服务作为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抓手,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1至7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完成90.8亿元。


抓机制,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我市落实了市县两级包联帮扶机制,成立了防控疫情推进外资外贸商贸流通文旅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调度例会、入企帮扶、部门联动、督导检查等6项制度,并成立了由商务、发改、工信、财政、税务等部门组成的13个帮扶工作组,对县市区228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入户帮扶。市商务局利用省商务厅数据直报平台,对117家外贸企业,实行了数据直报制度,外贸企业每日通过平台报送经济发展数据和存在问题困难,市商务局可据此及时全面掌握外贸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做出分析研判,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决策建议。直报系统启动以来,共收集整理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50余条,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帮助解决。


抓市场,全力支持企业抢抓订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需求减少,企业在手订单量明显减少。市商务部门危中寻机,引导和支持企业对接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成熟跨境外贸平台开拓新市场。组织85家企业参加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引导企业开设网上展厅、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推介优质商品,扩大出口成交。同时,对已经引进注册的37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加强调度督导,压实任务,落实责任,力争实现最大出口实绩。1至7月份。我市丝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出口快速增长,但皮毛行业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东盟、韩国、美国、日本、阿联酋、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出口实现增长,但对欧盟、俄罗斯、印度出现下降。


抓服务,全力为企业“打气加氧”。市商务部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开展了“金融护航”“信保护航”“法律护航”等专项行动。与建设银行衡水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我市外贸企业安排专项贷款额度;联合中国银行衡水分行、中信保河北分公司第四营业部,举办了“暖企促贸”政策宣讲推介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了现场对接;中行衡水分行为衡水板业融资3000万元,民生银行为衡基农资公司融资2500万元;中信保延长了付款宽限期及报损时限,付款宽限期由原来的30天延长至最高90天,共受理企业报损金额1295万元,同时对中小微型企业给予30%的保费、资信费下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尽管我市千方百计稳外贸,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出口仍面临挑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重点推进出口前100名的出口实体企业调结构、拓市场、稳增长、增效益;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南非、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用足用好国家、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实现外贸稳中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