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辉煌



2009年,“侯店毛笔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王金忠获评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大领军人物”。


2015年,侯店村建成了一座2层的侯店毛笔博物馆,面积有800多平方米,分为4个展厅,系统展示侯店毛笔的起源、制作原料、制笔工具、代表性样品及各地书画名家为侯店毛笔题写绘制的书画精品。


据统计,2017年衡水市生产毛笔约120万支,产值数千万元左右。


制笔艺人王志辉和妻子在自家店铺中。 韩雪 摄


侯店毛笔厂的老会计王纪绍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写下了详尽的“侯笔”制作工艺流程,收录在1990年编纂的《衡水市文史资料》第五辑中。“我从技术的角度写下这些内容,为的是让以后的人们知道,咱侯店毛笔是怎么做出来的,记住老祖宗的这门手艺,不要失传。”


2018年10月,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翟吉昌将一段书法家启功称赞侯店毛笔的珍贵视频赠送给侯店毛笔博物馆。


侯店毛笔是祖先留给衡水人的宝贵遗产,不只是侯店人的产业,也是衡水人的文化财富,众多有识之士都在关注。


如何让历史悠久的侯店毛笔产业在新世纪再次焕发生机,得到更好发展?就“侯店毛笔制作技艺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课题,2018年下半年,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市政协常委、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在韩克俭副主席带领下进行了专题调研。他们先后深入到滨湖新区、侯店村及10家毛笔制作企业(公司),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及发放情况调查表的形式,详细了解毛笔产业的发展现状。此外,他们还组织力量到文港、善琏、宣城、扬州、东营等地,多方深入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深入挖掘、抢救、整理侯店毛笔的传奇历史、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准备填补侯店毛笔没有相关专业书籍的空白。


衡水市政协同志在走访调研。 韩雪 摄


2018年12月4日,一场主题词为“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在滨湖新区召开。来自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及生产销售一线的制笔从业者共聚一堂、各抒己见,为如何振兴侯店毛笔产业献计献策。


随后,衡水市政协同志写下了《关于侯店毛笔制作技艺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详细梳理了侯店毛笔发展历程及现状,多方深入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精准的施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出台政策,强化保障,积极创新,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加快技术人才培养,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速与文化旅游建设深度融合……


此外,衡水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在深入挖掘、抢救、整理侯店毛笔的历史传奇、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准备填补侯店毛笔没有相关专业书籍的空白。


《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衡水市被列为重点培育的特色旅游名城之一,侯店毛笔小镇为百个旅游特色小镇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衡水三绝”中历史最为悠久、地域特色最为鲜明的侯店毛笔,将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2019年5月17日,由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衡水侯店毛笔厂、衡水滨湖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湖新区分局等单位起草的河北省地方标准《侯店毛笔制作工艺及技术要求》通过专家审定。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侯店毛笔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侯店毛笔厂厂长王金忠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衡水市正在加紧推动侯店毛笔小镇的规划建设,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文旅融合深度开发。为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后继有人,今后会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力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让侯店毛笔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近年来,国家正在布局全国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工作,许多学校都增设了书法课程,成人书法爱好者也渐渐增多,各级各类书法培训班随之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有品质的精神享受,毛笔的市场需求正在逐年扩大……


当下,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筑民族精神家园的氛围越来越浓,毛笔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新的春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