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范围内制止餐饮浪费,不仅要从餐厅、食堂等场所着手,也要从自我做起,食用不完的剩菜剩饭如何储存和再次食用也有许多讲究,一旦方法不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坚决抵制餐饮浪费


消费者要增强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科学点餐,理性消费,吃多少点多少。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励分餐。在集体食堂进餐,用餐人员应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尽量“光盘”;在外就餐时,餐厅服务人员应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根据用餐人数给出建议,避免浪费,吃不完应打包带走;在家做饭应按需适量,避免剩饭剩菜。


食用剩饭剩菜不隔餐


剩饭剩菜可短时间存放在玻璃、陶瓷餐具或容器中。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的剩饭剩菜中午吃,中午的剩饭剩菜晚上吃,最好在5小时~6小时吃完。剩菜如果是叶类蔬菜,不要过夜。


选择正确的贮存方式


热的食物不能放冰箱,需放凉至室温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室。热的食物直接放入低温环境,会引起水蒸气凝结,容易生长霉菌,导致冰箱内环境或食物发生霉变。需要提醒的是,荤菜应尽量在餐后2小时内放入冰箱,以避免细菌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类、酚类等。


注意贮存温度


冷藏室温度应设在0℃~6℃,有利于减缓某些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有害细菌过度生长或产生毒素的可能性。剩饭剩菜不推荐放在冷冻室保存。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食用剩饭剩菜前,要先看和闻,判断无异常后彻底加热再食用,如果食物色泽改变、长霉斑、发黏、有酸臭味,说明已变质,不可再食用。


特殊人群勿食用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幼儿、老人、孕产妇以及患慢性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剩饭剩菜。部分微生物(如李斯特菌等)即使在冷藏条件下也可能会大量繁殖,特殊人群食用剩饭剩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拒绝餐饮浪费,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编辑:刘燕

来源:大河健康报
原标题:剩饭剩菜不隔餐再次食用要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