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枣强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春耕生产保增收,积极引导农民抢抓农时科学备耕,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齐步走”两不误。


坚持全面组织,做到“不断档”。该县严格对照中央对“三农”工作各方面要求,坚持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强力推动农村疫情防控,统筹抓好今年“三农”重点工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支撑保障。抢抓春耕时机,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育春种春养工作的通知》,在全县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同步对全县农业生产发展进行了综合指导,组织农业专家对各乡镇的麦田进行苗情、墒情、病虫情田间调查,小麦播种面积55万亩,全部为节水品种,一类苗(壮苗)面积占52%,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往年。


坚持全线宣传,力争“总动员”。采取“网络宣传、分类指导”的方式,宣传动员各级力量切实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一是利用“枣强县三农资讯”“智慧枣强”等新媒体和中国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微信群向全县农民推送浇水施肥、棚菜管理、果树修剪和动物防疫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意见,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技术信息,并公布服务电话,及时答疑解惑。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因疫情影响滞留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及在家劳动力积极投入春耕生产。为尽量减少劳务人员跨村流动带来的防控风险,广大党员、干部和乡贤能人,围绕主导产业生产环节,组织返乡农民工和闲置劳动力,组建“能手队”“修剪队”等各类服务队,解决农业生产用工需求,拓宽群众疫情防控期间收入渠道。三是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服务小分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与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农业生产工作,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农机具,确保春耕机具状态良好。


坚持全力协调,确保“供需足”。一是通过电话、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全县200多家农资门店农资储备情况进行摸底,摸清农资储备底数,掌握农民需求,列明缺口清单。截至目前,全县储备玉米种子1100吨,棉花种子60吨,化肥4000吨,农药200吨,农用物资供应有序,价格稳定;二是在全县553个行政村推行“无接触耕种”模式,农村党支部带头组建6—8人农事服务队,加强“掌上”指挥,通过集中式采买、“保姆式”销售、“不接触”配送,将农用物资送到田间地头;三是抽调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精干力量,严厉打击各领域涉农违法行为,把好农资市场“入口关”。


坚持全新指导,实现“助发展”。一是在科学防疫基础上,制定农耕错峰作业时刻表,分时段分批次组织村民错峰作业,组织“党员服务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帮助居家隔离人员、五保户等弱势群体义务承担农耕事宜。二是组织农业专家对农耕进行线上隔空指导,加强对小麦等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防控,从托管种植、订单农业等方面引导农民调优产业结构,扩大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协调乡镇落实高油酸花生、谷子种植地块,采购种子,签订订单。联系山东博士达集团等企业,对接苹果和葡萄品种改良事宜,为实现全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奠定基础,确保春耕不误农时、防控不落半步。三是鼓励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向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放“告知书”,要求所有经营主体建立疫情防控组织,落实防控机制,储备防控物资,开展消毒防护,按照相应流程进行复工,确保万无一失、有序复工。目前衡发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复工生产,健翔农业科技公司、益民康果蔬种植合作社、户加会村的黄瓜、西红柿、羊肚菌等产品已经进入了群众的“菜篮子”供应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