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在阜城县东苑小区的防控检查岗,居民郝永军在“社区大脑”二维码上扫描后,后台就显示出他的外出、家庭消毒及家庭人员症状等多条信息。“咱这样的防控模式非常好,不仅十分方便,还能实现零接触防控,给‘社区大脑’点赞!”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阜城县行政审批局分包了8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2月2日,该局开发出“社区大脑”防控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监控数据与“社区大脑”的联网联控。“社区大脑”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通过使用无人机拍摄绘制的3D“网格化责任片区战疫图”,图上标注了社区、居民、疫情排查等疫情防控信息。目前已畅通汇集二维码出入登记、信息化摸排、重点人员及时跟踪等8大渠道日常信息,共登记人员防控信息5000余条,摸排信息2万多条。同时,“社区大脑”后台能查看所有录入的信息,还能将所有信息导出成电子表格,方便随时打印、保存资料,真正达到了“安全高效作登记,一键导出便管理”的效果。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科技化水平。
在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中,该局的40名网格员作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通过遍布小区各个角落的上千个二维码“神经元”,对分包社区进行智慧化、全方位监管。“社区大脑”启动搜索功能,便能迅速对收集起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可疑点。如某小区居民高某每天出入小区记录多达五六次,“社区大脑”系统进行筛选分析后预警,带班副局长第一时间派单给线下的网格员,通过网格员实地走访核实情况,该居民为小区门口经营五金门店的商户,网格员对该居民进行宣传劝阻,使该居民主动关闭了门店,不再外出。
社区封闭式管理“出入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推出扫描二维码出入登记,出入证“红绿黄”三色出入证管理法,对各类人群区分管理。对于社区封闭带来很多生活上的难题,“社区大脑”的服务功能使这些难题在“第一时间”迎刃而解。居民有什么需求,扫二维码登录后,将需求留言,“社区大脑”就会安排网格员“马上办”。特别是对一些居家隔离的住户,梳理出了修理水电、代缴燃气费、疏通下水道、代买蔬菜、代买日用品等一些居家琐事,成立了“嗖到位”服务小分队,由防护到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跑腿代办、“上门服务”。家住阜城县民政局家属院的张大妈因为腿脚不方便,在扫描二维码后在平台上发布了家里需要体温计的信息,社区的排查人员及时购买后送到了家门口。
“互联网+疫情防控”相比“人盯人”的防控手段,“社区大脑”显得更加“智慧”,同时也弥补了人员防控方面的不足。目前,“社区大脑”覆盖阜城县3个街道的8个居民小区,实现了全天候、零接触防控。
记者:杜将
通讯员:苗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