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我们在武汉,挺好的
缘分是一种奇妙的的东西,虽然同为医务工作者,但如果没有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我和我身边的这群同行也许紧紧是同行而已,有的甚至可以用“陌生”来形容,但从紧急集结出征武汉的那一刻起,我们这支小分队的所有成员,就变成一个屋檐下的亲兄妹。
大家出征武汉的经历大同小异:2月5日中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深州市医院,景县人民医院,景县中医院,枣强县人民医院,故城县医院等七所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立即组织队伍驰援武汉。其实自打第一批救援队伍出发之后,我们周围的每个医生和护士就已经做好了奔赴一线作战的思想准备,“请战书”也早已经递交了上去,所以,当我们第一时间听到驰援名单有自己的名字的那一刻,我们心里没有感到丝毫的畏惧,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在这样一场举国阻击疫情的战役中,我们能冲到最前沿,和病毒作面对面的斗争,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无上的光荣!
接到命令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立即集结,接受短暂的战前动员培训和工作部署。我们15名队员,都没有时间和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告别,就连换洗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都是由家属送来的。从集结到登上南行的列车,我们没有再和家里联系,不是我们家庭观念淡薄,是因为我们知道:时钟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代表的都是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早一分钟到达武汉,就能早一分钟投入工作,就能让奋斗在前线的战友们松一口气,就能给患者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陈晶在为自己的团队加油
直到火车呼啸着冲进夜色,队员们才抽出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
“姐,妈身体不好,我去武汉支援的事儿,千万不要告诉她老人家。”这是我们的队长——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张宏亮在给姐姐打电话,他的妈妈80岁了,身体不好,他不想让妈妈担心。
“宝贝,听话,等到春天来了,花开了,妈妈就回家了。”
“老公,这段时间你辛苦了,照顾好爸妈”……
每一个电话,都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大家的电话都很简短,家里人结束的话语也都出奇地一致——做好防护,好好休息,别想家!
怎么能不想家呢?但使命在肩,再想家也得把这份情感藏在心底!
武汉其实并不遥远,我们来了
到达武汉火车站的时候,天正在下雨。因为是紧急集结,大家都没有带雨具,我们的行李、衣服、鞋子都被淋湿了。看着布满阴云的天空,我们隐隐约约觉得这是老天爷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但前来接站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们,在武汉有句俗话:大雨倾盆,贵客登门。下雨表示的是欢迎最尊贵的人。听到这句话,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在雨中,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喊出了心底的那句话“武汉加油”!
到达方舱医院,我们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社会各界援助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搬运物资属于随叫随到的重体力活儿,栾红超、王健主动提出由队里的男生来负责,女生负责做好清点、分配等工作。话虽这么说,但只要有时间,我们还是会不分男生女生一起动手。踏进战场,就已经没了巾帼和须眉的区别。
面对救命的物资,大家的身份立刻转变成“搬运工”
进入方舱医院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一轮培训,重点讲解防护要领和护理要求,每一步都讲得非常细致。统一组织的培训会结束之后,队长张宏亮马上组织我们温习讨论,对培训的关键节点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强调,让我们把每一个重点、每一处细节、每一项要求都熟记在心。回到宿舍,我们顾不上休息,组员之间互相学习指导,确保第二天进舱不出任何纰漏。
进舱前大家感触最深的情景,也是当时觉得首先要克服的困难是穿脱防护服,无论是穿还是脱,都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一旦穿上防护服,在工作时间是不能脱掉的,因为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一旦脱掉就只能再换一件,而我们刚到武汉的时候,防护服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为了节省宝贵的防护服资源,我们在工作前三四个小时就不再吃东西喝水了,进入方舱医院之后,我们也不再去厕所。防护服里面又闷又热,走上几步就汗流浃背,但我们每一个人没有任何怨言:为了阻断病毒,这点儿小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返回驻地的途中,大家状态很好
工作结束回到驻地,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累瘫了。支援队的一日三餐都是统一供应的,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需要每组派代表统一领饭。我们队中的杨双梅、王翠梅、齐宏国、郭珊珊四人主动请缨承担一天三餐领饭、发饭工作,四个人很贴心把饭菜送到每个成员房间门口。因为我们所住楼层不一样,房间不一样,当我们已经吃上热乎的饭菜时,她们还在楼里奔走,当她们坐下来吃饭的时候,饭菜已经变凉了。
达到武汉的第三天,正好是元宵节,也是我们最紧张,最激动的一天,我们晚上要进舱工作了,队长张宏亮组织我们录了一段小视频,祝福家乡父老元宵节快乐!我知道,队长这么做,除了给我们加油、打气之外,更重要的是想通过短视频让家乡的亲人们放心——我们在武汉,挺好的!
真的,我们在武汉挺好的。我们有这样一个互助友爱的团队,任务来了一起上,给养到了互相让,急活重活你抢我也抢,凭这些咱们也一定能够打胜仗!在武汉,我们互相提醒,互相鼓劲,队员郭珊珊过生日,虽然没有蛋糕,蜡烛,鲜花,但我们拿出自己苹果,火龙果等水果摆成心形,队长端来一碗长寿面表示庆祝。亲情,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
郭珊珊过生日的情景。身在异乡队员们如亲人一般相处
真的,我们在武汉挺好的。单位的领导几乎每天都询问我们的情况,嘱咐我们做好防护,做好护理,把衡水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展现出来,我们队员家里有什么困难,单位领导都积极给予帮助,我们在这边遇到什么需求,单位也是想方设法给我们解决,家人们也在默默关注着我们的动态,社会各界更是不断向我们捐赠各种物资,大到防护服,小到生活用品。感动,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
真的,我们在武汉挺好的。几天的工作磨合,我们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成为一支优秀的小分队。因为工作成绩优异,上级决定抽调我们小分队部分队员到新开辟的病区开展护理工作,虽然心里不舍,但我们却是微笑着互相回首告别,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奔赴哪里,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努力,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
五院领导从衡水寄来舒服的鞋子
到达武汉已经10 多天了,说实话,这些天我发现在工作之余,常常会出现眼里充满泪水的情况。一开始我还暗暗自责,觉得是自己爱哭了、脆弱了,但后来想想,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答案,真正的答案是在武汉这个大战场上,我们遇到了太多的感动——领导的认可,患者的点赞,同事们的兄弟姐妹情谊,以及一支支开赴现场的医疗队伍,一个个眼睛熬红嗓音嘶哑的志愿服务人员,一双双充满希望的武汉百姓的目光,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更加坚信——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倒中华民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赢定了!
请家乡父老们放心——我们在武汉,挺好的!
作者: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