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看到总是党员冲在最前沿,她内心深受触动。她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飘扬着一面党旗,我希望能为这面旗帜增添一抹亮色。
一年前,陈翠蓉来到冀州供养中心工作,中心党委班子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她深记在心,把院里这些拄拐棍、病歪歪、亟需照护的老弱病残人员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以温情的陪伴和照顾,给他们家的温暖和心灵的抚慰。特别对聋哑、卧床等特殊服务对象,她倾入更多的情感和关怀。她详细了解每一个院民的心理和疾病,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服务套餐",与他们聊天,同全中心110多名院民都成了朋友,还被91岁的杜景荷老人称为“好闺女”。去年,省委、省民政厅等多级领导前来视察,对中心的工作予以肯定,领导和同事们都说,这里面有陈翠蓉的一份大功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翠蓉主动请缨,一直坚守岗位,至今已有20多天没有回过家。其实,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她的照顾——她的丈夫是村干部,日夜守在村口值班,饮食没规律犯了胃病;公婆体弱多病,天天服药;家里还有两个幼小的女儿。可是疫情防控责任在肩,她毅然选择了“留下来”。晚上,当院民们都躺下安睡,她就和女儿视频聊上几句,女儿一句“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 令陈翠蓉顿时热泪横流。她跟女儿说:“现在有个坏蛋满处乱窜,这里好多人行动不方便,我要看护好他们。你在家也要乖乖的,别到处乱跑。等把那个坏蛋赶跑了,我就回家了!”陈翠蓉和女儿从来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她说:“我是真的舍不得!但这里的人们更加需要我,我别无选择!”
面对疫情,供养中心也实行了“隔离”制度,谢绝院民亲人探视或接回家中,因此工作也更加繁重。陈翠蓉的日程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早晨6时30分,安排工作人员晨检;开饭前,为院民测试体温、发放口罩;上午,组织院民集中学习酒精和84消毒液使用方法、养老机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等相关知识,并依次对餐厅、伙房、功能室、院民宿舍进行消毒;下午,对40亩的院落进行消毒,并整理全天防控活动记录;夜晚,偌大的院落里,随处可见她细心巡查的身影……由于工作细致周到,112名院民未发生异常情况,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可每次看着手机里家人发来的小视频,看到4岁的小女儿睡梦中眼角还挂着泪珠的图片,她的心里就满是愧疚和不忍。但只要有院民一声召唤,她就匆匆抹掉眼泪,面带微笑出现在他们面前……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最美奉献的青春故事,虽然没能陪在亲人身边,但她的内心是充实的、踏实的。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来接受党的考验……”近日,在工作闲暇,她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心愿,她说,这也是一份请战书,恳请党组织接受她的请求……
通讯员:李杰安 雷玉峰
编辑:张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