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您看一下,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是这样区分的……”近日,在人民路育才街交叉口,数十名志愿者戴着口罩,拿着宣传页向路过的市民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宣传防疫知识只是志愿者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社区服务、物资捐赠、小区消杀、心理辅导热线……连日来,团市委组织动员全市志愿者协会和千余名志愿共筑疫情“防控网”,开展了10余场防疫志愿服务活动,奏响了一曲曲志愿服务的动人交响曲。
走进社区 当好“守门员”
“请您配合,测量一下体温。”这句话已经成了享园社区执勤点王玉静每天的口头禅。熟练的动作、耐心地询问,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和赞扬。“这孩子是大学生,也是志愿者,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一天10个小时在岗,从不说苦喊累,真是好样的!”居委会主任称赞道。
1月29日,团市委面向全市青年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截至2月中旬,全市通过“志愿汇”APP报名的志愿者达到了3500余人。为规范志愿服务内容,为志愿者提供更多保障,团市委组织志愿者每天进行志愿服务签到打卡,并引导志愿者免费领取保险。
从2月7日开始,线上报名的17名志愿者每天准点到河西街道办各个社区,协助工作人员开展门岗执勤、社区走访、居民排查信息的电脑录入等工作。他们忙碌在大街小巷,行走在社区里外,为疫情防控筑起第一道防线。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社区工作任务又很繁重,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必须义不容辞贡献力量。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王玉静坚定地说道。
捐赠物资 当好“后勤员”
“我也想着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正好赶上自家大棚种的蔬菜熟了,就连夜采摘,把最新鲜的送过来。”2月4日,河北小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亮带领工人们将包括茄子、胡萝卜、香菜和黄瓜等在内的1万公斤蔬菜拉到了市人民医院。
随即,志愿者将蔬菜分门别类、整理成份,等候市三院、市公安局等6家抗击疫情的一线单位及一家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领走。“一大早出发,60多公里,连夜的采摘,辛苦了!”市三院的团委书记杜娟琳感动地说道。
物资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团市委联系相关单位和爱心志愿者组织了数次捐赠活动。酒精、应急药品、400盒连花清瘟胶囊、志愿者捐赠的10吨84消毒液等物资分别被送到了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会手中。
背上喷雾器 当好“消杀员”
“大家防护服的拉链都拉到头。”“再检查一遍喷雾器出不出。”2月3日上午,在利民社区老白干家属院,朱建广正细心地提醒队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为大家测体温、做记录。准备就绪,朱建广便和数十名志愿者背着十几公斤重的大型喷雾器开始了消杀作业。墙角、垃圾桶、车棚……不留一处死角。
“小区比较旧,老是担心卫生不过关。这会有志愿者给咱义务消毒,还能在门口领到免费的消毒液,真是太好了!”小区一对老夫妻由衷地赞叹道。
从1月28日开始,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在我市各个老旧小区中。据了解,为保障老旧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团市委每天组织15名志愿者,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消毒防疫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消杀基本涵盖了全市所有老旧小区。
开通热线 当好“辅导员”
“网上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很多,我不知道该听哪些,比较苦恼。”“在家呆了十几天不能出门,老是和孩子拌嘴,这可怎么办呀?”高艳华一天差不多能接到好几个类似电话,“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大众出现心理问题很正常,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市民很容易出现免疫力降低等负面结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心理疾病。”
为此,团市委联合衡水广播电台FM92.5,邀请我市12355心理专家高艳华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开展科学防疫电台访谈节目,引导市民做好心理防护,增强心理免疫力,以积极从容的心态应对疫情。与此同时,为缓解青少年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团市委在原有青少年维权、心理咨询热线平台基础上,开通了疫情防控咨询热线12355,并设有专人接听,保证给每一位来电青少年提供最专业的解答。
团市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组织志愿者开展慰问衡水援鄂医疗队家属的活动,切实帮助其家属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医护人员无后顾无忧,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