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之路,中药生产领域也不例外。江苏康缘药业凭借一项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制剂中间体总固体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领域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让中药生产也玩起了“黑科技”。

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总固体量是衡量中药提取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指的是从中药材中获取的固体物质的总量。以往,中药厂检测过程十分烦琐,质检人员需要先进行取样,接着将样品放入设备中烘干,再用精密仪器称重,一套流程下来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更让人头疼的是,传统的检测方法还可能会破坏样品,造成药材浪费,这对于追求高效、节约的现代制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常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分析效率低的弊端愈发凸显,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实现中药制剂中间体总固体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成为中药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康缘药业研发团队并没有在传统方法上钻牛角尖,而是另辟蹊径。他们从生活中常见现象中获得灵感——糖水浓度不同,折光率就不同。于是,团队大胆假设:中药提取物的总固体量,是否也能通过折光率来推算呢?带着这个假设,康缘药业研发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实验,经过反复尝试和验证,他们终于开发出了基于“折光率-总固体量关联模型”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这项技术就像给中药生产装上了一个“超级传感器”,只需借助折光仪发出的“一束光”,就能瞬间测出中药里的关键成分含量,成功解决了中药制剂中间体总固体量快速检测的难题。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康缘药业众多产品,如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等大品种的提取、浓缩和配液等工序中得到了成功验证。验证数据显示,模型预测误差低于10%,这充分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康缘药业这项看似简单的专利技术,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价值。首先,它的检测速度极快,将检测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了“秒级”,生产线再也不用因为等待检测结果而“等米下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它实现了无损检测,不破坏样品,每年为企业节约药材成本超过百万元,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该技术所依赖的模型能够不断自我优化,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人工检测更高,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当同行还在为检测效率发愁时,康缘药业早已轻装上阵。折光技术的应用,就像为中药装上了一双“智能眼睛”,让质量控制从传统的“事后补救”转变为“实时监控”。而且,康缘药业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果,他们还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多的中药品种,进一步推动中药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像康缘药业这样的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中药生产也将会迎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传统质检的颠覆者!康缘药业创新检测方法引领行业变革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