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学6826次、化解纠纷149起、组织反诈和禁毒宣传活动100余场……自2024年12月以来,枣强县组建29支义警队伍,招募义警2634名,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多元共治”为抓手,在基层治理一线担当作为,为县域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活力。

聚焦“提质增效”,激活队伍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引领,每月定期开展“党建+国学”培训活动,组织义警赴肖张平原枪声印记馆、焦裕禄精神展室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厚植忠诚为民情怀。升级“枣强义警小程序”,实现活动发布、积分评定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完善岗前岗中培训机制,联合专业人士开展专题培训49场,提升义警工作能力。实施“三级七轮”晋升机制,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推动队伍专业化发展。深挖董子文化、裘祖文化、移民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义警工作,打造特色治理模式。
锚定“共建共治”,搭建“四位一体”组织架构。枣强县公安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坚持“顶层设计+本土实践”结合,紧密结合县域实际,构建“1+1+N+N”四级工作体系——1个指挥部统筹全局、1个蓝盾义警服务发展中心提供支撑、N个社团组织协同参与、N支特色义警队承担主责。目前,该县已组建枣强镇大原义警先锋队、大营镇裘都义警先锋队等12支地域特色队伍,吸纳慕慈社工、蓝天救援队等15个社团组织及信誉楼、汉唐公馆等企业入驻,实现治安防范、护校安园、纠纷调解、应急救援等10大类职能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局面。
立足“实干惠民”,彰显义警担当作为。护学岗小组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坚守岗位,为师生织密“安全网”,累计获赠锦旗32面、感谢信6封;在小区、学校、医院、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最小应急单元,开展夜间巡逻,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依托“三所一庭一会”机制,聘请专业人士为义警协会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调解总顾问和特聘调解员,化解家庭邻里纠纷149起;建成心理辅导减压室(心灵驿站),选拔4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义警,为群众及民辅警提供心理服务20余次;开展“学雷锋 送温暖”活动,组织前往衡水菜鸟基地雷锋精神书画展,感悟雷锋精神内涵,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枣强义警的实践,正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动探索。枣强县将持续深化“四进”活动,扩充队伍规模、完善工作机制,深耕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四大领域,全力打造过硬义警铁军,为平安枣强、法治枣强建设筑牢基层根基。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