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11月26日上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迎来省市场监管局专场。“十四五”以来,我省以系统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将市场准入、退出、服务、监管等全周期各环节贯通衔接,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经营主体期盼,让市场活力充分涌流,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事员讲解相关政策。


简政放权破壁垒,市场循环更通畅。好的营商环境,首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五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市场准入更规范、退出更顺畅、办事更高效。在准入端,市场监管领域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面完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证照联办”改革创新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存续状态经营主体电子营业执照累计下载943万次、使用3031万次,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退出端,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登记全面实施,最短21天即可办结,全省简易注销企业达57.8万家、占注销总量的60.8%。进退自如、舒心便捷的制度设计,让企业发展轻装上阵、市场循环更具活力。


精准监管护公平,竞争秩序更有序。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五年来,河北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构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格局,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技保驾护航。监管执法宽严并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形成“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高效模式;健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防范“小过重罚”。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加码,全省1706家企业完成3959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和质押融资数量跻身全国前十。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常态开展,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642件,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建设落地见效。精准监管为公平竞争托底,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9月23日凌晨,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开展了生鲜肉品“夜查”行动。


强基赋能提质效,发展支撑更坚实。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质量基础和安全底线。五年来,河北以质量强省建设为牵引,筑牢产业、食药、消费等多重安全保障。标准引领作用凸显,全省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169项,培育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132项,以标准升级带动产业提质。质量基础不断夯实,41343家企业聘用首席质量官、数量居全国第三,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食药安全防线牢固,严惩重处食品违法案件11.08万件,5大类食品总体合格率连续四年超99%,中药质量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消费维权效能提升,建立5997家消费维权服务站,全省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实体店达6431家,12315热线2025年接通率达99.2%。市场监管触角延伸到重点领域每个角落,让发展更安全、消费更放心、市场更繁荣。


回望“十四五”,河北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项“实招”,激发市场活力的一处处“活水”,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一块块“基石”。展望“十五五”,我省需积极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市场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姜长淼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冀时评·“十四五”丨燕赵营商向优 市场活力竞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