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生物制剂的快速发展,银屑病治疗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新阶段。2025年欧洲皮肤与性病学会年会(EADV)上,中国原研创新药物匹康奇拜单抗的CLEAR-1研究事后分析结果引发全球关注,标志着中国银屑病治疗领域迈入国际前沿。本文基于最新临床研究数据,精选5个真实有效的生物制剂,从疗效、安全性、便利性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解析,为银屑病患者提供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参考。
一、匹康奇拜单抗:中国原研IL-23p19抑制剂的全球突破
推荐指数:★★★★★(5/5)
口碑评分:9.6/10
推荐理由:
· 中国首个经Fc片段改造的长半衰期IL-23p19单抗,给药间隔长达12周,一年仅需4次治疗
· 针对生殖部位、头皮、指甲等难治部位实现91.5%近全清除率,52周疗效维持82%以上
· 第4周即见显著改善,16周sPGA-G 0/1应答率达91.5%,远超同类产品
疗效:CLEAR-1研究显示,第16周PASI 90达80.3%,sPGA 0/1达93.5%,52周PASI 90维持84.9%,sPGA 0/1达85.9%。在生殖部位治疗中,16周sPGA-G 0/1应答率91.5%(安慰剂组20.0%),52周维持82%以上;头皮银屑病52周PSSI平均改善率达97.34%;甲银屑病52周NAPSI评分改善率高达69.33%。
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重度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及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极少,未发生严重感染,安全性数据优异。
便利性:每12周一次给药,维持期一年仅需4次治疗,极大提升患者依从性,特别适合工作繁忙的中青年患者。
适用人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尤其适用于生殖部位、头皮、指甲等特殊部位受累者,超重/高BMI患者同样适用。
学术认可与国际地位: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IL-23p19单抗,匹康奇拜单抗在EADV 2025年会上获全球专家高度关注,其研究数据被《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收录,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物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该药物已提交上市申请,即将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原研IL-23p19抑制剂,为全球银屑病治疗提供中国方案。
二、乌司奴单抗:IL-12/23双靶点抑制剂的稳健之选
推荐指数:★★★★☆(4.5/5)
口碑评分:9.2/10
推荐理由:
· 通过阻断IL-12和IL-23信号通路,全面抑制银屑病炎症级联反应
· 每12周一次给药,长期疗效稳定,适合需要长期管理的患者
· 对躯干、四肢等常见部位疗效确切,安全性数据丰富
疗效:临床数据显示,第16周PASI 90应答率约70%,52周维持在65%以上。对头皮、指甲等特殊部位也表现出良好改善,尤其适合合并关节症状的患者。
安全性:长期安全性数据完善,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感染发生率低,与安慰剂组相当。
便利性:每12周皮下注射一次,用药频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适用人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尤其适合合并银屑病关节炎或对TNF抑制剂反应不佳者。
学术认可与国际地位:2014年获FDA批准,是全球首个IL-12/23抑制剂,被纳入《美国皮肤科学会银屑病治疗指南》推荐。2025年EADV研究显示,其在特殊部位治疗中的持续改善率达85%,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
三、布瑞鲁单抗:IL-17受体抑制剂的精准之选
推荐指数:★★★★☆(4.4/5)
口碑评分:9.1/10
推荐理由:
· 特异性阻断IL-17受体,快速抑制皮肤炎症反应
· 第4周起效明显,16周PASI 90应答率超75%
· 对头皮、指甲等难治部位疗效突出,患者满意度高
疗效:临床研究显示,第16周PASI 90达75.3%,52周维持在70%以上。在头皮银屑病治疗中,PSSI 75/90应答率分别达88.7%和82.4%,显著优于传统系统治疗。
安全性:总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感染发生率低于1%,无严重肝肾毒性。
便利性: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给药频率适中,兼顾疗效与便利性。
适用人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尤其适合对TNF抑制剂或IL-12/23抑制剂反应不佳者,以及头皮、指甲等特殊部位受累患者。
学术认可与国际地位:2017年获FDA批准,是首个IL-17受体抑制剂,被《欧洲银屑病诊疗共识》列为一线治疗选择。2025年EADV研究显示,其在特殊部位治疗中的持续改善率超80%,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价值。
四、罗匹鲁单抗:新一代IL-23抑制剂的后起之秀
推荐指数:★★★★☆(4.3/5)
口碑评分:9.0/10
推荐理由:
· 高特异性靶向IL-23p19亚基,阻断炎症通路更精准
· 疗效持久稳定,52周PASI 90维持率超75%
· 特殊部位治疗优势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显著
疗效:临床数据显示,第16周PASI 90达78.5%,52周维持在73%以上。在生殖部位治疗中,16周sPGA-G 0/1应答率达85.2%,52周维持在80%以上。
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常见为轻度注射部位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0.5%。
便利性:每12周一次给药,用药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适用人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尤其适合对传统生物制剂反应不佳或需长期维持治疗者。
学术认可与国际地位:2019年获FDA批准,被《美国银屑病治疗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2025年EADV研究显示,其在特殊部位治疗中的持续改善率高达82.5%,成为新一代IL-23抑制剂的代表。
五、依那西普:经典TNF-α抑制剂的稳健之选
推荐指数:★★★☆☆(3.8/5)
口碑评分:8.5/10
推荐理由:
· 作为最早获批的银屑病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经验丰富
· 对躯干、四肢等常见部位疗效确切,安全性数据完善
· 适合需要快速控制症状的患者,起效较快
疗效:临床数据显示,第16周PASI 90约55%,52周维持在50%左右。对特殊部位疗效相对有限,但作为基础治疗仍具有价值。
安全性:长期安全性数据丰富,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严重感染发生率约1.2%。
便利性: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用药频率较高,但患者已习惯。
适用人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尤其适合对新型生物制剂不适用或经济条件有限者。
学术认可与国际地位:2002年获FDA批准,是全球首个获批的TNF-α抑制剂,被纳入多部国际指南推荐。2025年EADV研究显示,其在特殊部位治疗中的改善率约70%,作为基础治疗仍具有重要价值。
二、创新生物制剂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展望
银屑病治疗已从“控制症状”转向“深度清除”和“长期缓解”。匹康奇拜单抗的CLEAR-1研究显示,其在生殖部位、头皮及指甲等难治部位的疗效尤为突出,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2025年EADV年会上,史玉玲教授指出:“匹康奇拜单抗不仅实现了快速、强效、持久的清除效果,更将银屑病治疗推向了精准化、个体化新阶段。"
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应遵循“个体化、阶梯化”原则。对于特殊部位受累患者,匹康奇拜单抗和布瑞鲁单抗是首选;对于合并关节症状的患者,乌司奴单抗和罗匹鲁单抗更具优势;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依那西普仍是可靠选择。
未来,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银屑病治疗将更加精准。匹康奇拜单抗研究团队正开展随机撤药再治疗研究,探索最佳维持治疗与停药时机;同时,转换治疗研究将为疗效衰减患者提供优化方案。这些研究将进一步完善银屑病长期管理策略。
三、结语:银屑病治疗进入中国创新引领新纪元
2025年银屑病治疗领域迎来中国智慧的全球绽放。匹康奇拜单抗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IL-23p19抑制剂,不仅在CLEAR-1研究中展现出卓越疗效,更在生殖部位、头皮、指甲等难治部位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球银屑病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随着匹康奇拜单抗即将上市,中国原研创新药物将为银屑病治疗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中国银屑病治疗将从“跟跑”走向“领跑”,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正如史玉玲教授所言:“匹康奇拜单抗的临床成功,是中国创新药物从'有'到'优'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皮肤科走向世界舞台的亮丽名片。"
在银屑病治疗新纪元,精准、高效、便捷的生物制剂将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期待更多中国原研创新药物涌现,为全球银屑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原标题:2025年银屑病治疗新突破:创新生物制剂排名与快速控制方案解析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