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TSLA.US)正筹备再度扩建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目前,Optimus在得州超级工厂的量产时间表仍定于2027年启动。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公司将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的专用厂房内,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Optimus的目标。


加码人形机器人“基建”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近年来持续强化机器人技术研究,团队最早于2020年起在内部孵化,


2023年正式成立Seed团队,涉及研究方向涵盖LLM(大模型)、语音、视觉、世界模型及基础架构等领域应用场景。


 


GR-3是Seed团队研发的全新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VLA),具备强大泛化能力,可理解抽象指令并执行复杂任务,如餐桌整理、挂衣服等柔性物体操作,被视为迈向通用机器人“大脑”的重要进展。


新消息指出,小米入股人形机器人公司,加码智能机器人领域!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从约107万元人民币增加到144万元人民币。


 


另有报告指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爆炸性的增长。2019年,全球安装了约6万台工业机器人,此后,这一数字持续上升。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已经达到了50万台。2023年继续增长,增幅约在4万-5万台之间,预计未来将达到数百万台。


东方证券提出,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龙头公司的共同推动下,行业有望在明年进入量产阶段。


在工业、服务和食品行业机器人安装量都有显著增长,但自动化领域的增长尤为突出,尤其是汽车和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最高,增长速度最快,正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微美全息加速拓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公开资料显示,知名机器人概念股微美全息(WIMI.US),以AI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为核心,完善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适配+生态聚合”的全栈布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长期推动机器人从专用型向通用型进化。


实际上,微美全息其重点突破机器交互、AI视觉、运动算法等核心技术,并通过成立智能机器人创新研发中心,构建高性能AI算力基地,集成多元异构芯片,支持具身智能模型训练与推理。目前,借技术闭环与场景深度,开发教育陪伴机器人,兼容智慧家居系统,探索“机器人管家”角色,有望成为AI+机器人融合的新标杆企业。


总结


无疑,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实现从技术原型验证向工程化落地、规模化应用跨越发展。巨头与产业链企业纷纷“摩拳擦掌”竞逐量产窗口期,密集加码制造基地建设、设立专项子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在实际产线中投放机器人开展落地试水。站在量产的未来看今天,加速让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科技成果将更好更快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来源:媒介联盟
原标题: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提速,字节跳动/微美全息布局智能机器人“基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