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我市文创产品再获佳绩:朝峰·希可·孔雀羽毛点翠工艺饰品等六件(套)文创产品从全国2296套参赛商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3个银奖,3个入围奖。
衡水特色文创产品能够在国家级大赛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并带动广大文创单位和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成功打造出了一大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品牌和产品,以文创产品“频出圈”,有力推动我市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了非遗文创类、景区文创类、生活创意类等七大文创产品体系,涵盖上千种产品。
据介绍,在七大文创产品体系中,农产品文创类以“一顿饺子”“安平水果猪”“盐河故道烤鸭蛋”为代表;文博文创类以武强年画馆为代表;非遗文创类以景泰蓝、冀派内画、侯店毛笔、老白干酒为代表;景区文创类以衡水湖景区、周窝音乐小镇景区为代表;生活创意类以乐器摆件、裘皮服饰为代表;乡村民俗类以阜城剪纸、田园棉为代表;重大题材类则以红色文化、运河文化为代表。

近年来,七大文创产品体系品种丰富多样,品牌特色鲜明突出,在省级、国家级文创产品大赛中屡次大放异彩。2022年以来,我市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共有18件(套)文创产品获奖,其中金奖2个,银奖4个,铜奖12个;在2024年、2025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银奖3个,铜奖1个,入围奖3个。
佳绩的背后是我市在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绵绵用力。为推动更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赋能文创产业发展,让更多优秀的文化通过文创产品“活起来”“火起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引导市内文博场馆、旅游景区、高等院校、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及农业企业等多方主体联动,不断加大文创产品研发赋能力度,运用创意设计、文化活动策划、品牌塑造等手段,为产品注入文化内涵,让文化与产品深度融合。同时,不断拓宽多元营销渠道。指导文创企业依托抖音、视频号等主流电商平台开展线上推广,主动参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河北专场等重点活动,不断完善线上营销体系建设。

为了达到更强的宣传推介效果,让更多文创产品走出去,文创品牌更响亮,我市还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国家及省内外重大展会、文创发展大会与文旅领域各类评选活动;同时借助 “五超”“衡马”“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安平站”“中国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等重要平台,举办“衡水旅游美食嘉年华”“衡有好市”等文创非遗市集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创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在衡水湖景区旅游商品销售店里,内画鼻烟壶、盐河故道烤鸭蛋等,成为游客返程路上争相购买的特色商品;在武强年画博物馆,《门神》《六子争头》年画桌摆、磁盘,以及年画系列书签、团扇等更成为参观者可带走的留住年画记忆……无论是内画、剪纸、年画等艺术品还是烤鸭蛋、馓子等农产品,这些既蕴含地域特色又融入创作者巧思的文创产品宛如灵动的使者,在我市各文博场馆、景区以及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以各自形态深情讲述着衡水故事,传递着衡水历史文化。它们不仅让衡水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记忆和符号,也让更多游客通过文创产品近距离欣赏、感受衡水文旅的独特魅力。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表示,这些文创产品推动了我市文创产业高质量的发展,也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我市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立足本土文化,通过创意融合,持续引导和鼓励文创及旅游商品企业围绕本土IP品牌创建深耕细作,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的爆款文创产品,全力推进衡水文创及旅游商品业提质增效。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