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教育局督学、衡水十三中党委书记白祥友和学生一起过成人门。


在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生源基础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探索有效育人路径,成为重要课题。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衡水十三中”)探索“激潜教育”育人模式,作出富有启示的答卷。


衡水十三中生源主体为全市中考7000名以后的学生,在招生录取批次中处于“第二批次”。学校认为,教育的价值不在于“选拔”而在于“成就”,学生的起点不应是教育的终点,因而学校从关注“选拔什么样的学生”转向“成就什么样的学生”,确立了“解放生命,激爆潜能,超越每刻,卓越一生”的教育理念。


衡水十三中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成长的“助产士”,通过创设安全、信任的教育环境,实现从“灌输”到“唤醒”的转变。“激潜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四个核心能力:蓬勃的内驱力、敏锐的洞察力、炽热的创造力与持续的学习力。


衡水十三中教育的操作体系包括:

构建支持系统。构建“制度—行动—评价”三维关爱体系:全员导师制确保学生被“看见”;“暖心三微”行动让关爱融入细节;暖心教师评选重塑师德标准。


十三中老师和学生谈心。


培育核心素养。通过“环境—能力—动力”三位一体体系,学校将专注力从稀缺品质转化为可培养的通用能力。“入室即静”规范打造零干扰学习场;“专注力体操”课程提供科学训练;“使命驱动”激发内在动力。


重塑学习动力。“价值—体验—环境”三阶驱动实现动力系统转变。以项目式学习赋予知识魅力,以成长档案让进步可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提升专业智慧。构建三级研讨机制,为教师提供专业工具,营造“研而优则荣”的氛围,让教师在研究中收获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


点燃教育心火。通过制度、文化、成长三维赋能,系统守护教师的教育热情。团队共担机制减轻个体压力;故事分享重拾教育初心;多元评价让每位教师找到高光时刻。


衡水十三中学子在校园图书角读书。


“激潜教育”模式的探索,带来了全方位的育人成效。数据显示,近年来学校本科上线率持续攀升,学校连续培养出高考跻身全省前百名的优秀学子,印证了“激潜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学生们展现出的精神面貌、综合素养和发展后劲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该模式同样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学校不断涌现出省级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50多名毕业生选择回到母校任教,这种“爱的回流”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生态的认可。


学校的实践成果获得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山东冠县、辽宁鞍山等地组织教育工作者来校交流;魏县一中与学校联合举办的高考研讨会,参会者达2000人。2019年,教育部“国培计划”白祥友校长工作室授牌成立,2022年1月,河北省白祥友名校长工作室授牌成立,目前工作室覆盖全国23个省区市、61个成员校。


衡水十三中的“激潜教育”探索,启示普通高中坚定“成就每一个学生”的信念,构建科学系统的育人模式,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衡水市教育局督学、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白祥友

(转自《瞭望》2025年第42期)


来源:《瞭望》2025年第42期
原标题:《普通高中的“激潜教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