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今年以来,故城县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基础上,将干部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单列出来,推行“四务”公开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公开程序。全县各行政村以公开栏的形式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全方位公开,以“五四三二一”阳光工程为载体,变“群众猜”为“干部晒”。“五”即内容、程序、时间、形式、监管“五规范”,“四”即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公开”,“三”即标准、样式、内容“三统一”,“二”即组织、党员群众“两监督”,“一”即公开结果绝大多数群众满意。所有纳入公开范围的事项应列尽列、一栏列清。


压实工作责任,规范公开内容。为防止公开程序不规范不合理,该县严格区分事前公开、事中公开、事后公开等具体情形,根据公开事项的轻重缓急,将公开的时机、时段与公开内容相联系。村级“党务”“服务”事项第一时间公开,“村务”“财务”事项,特别是资源、资产、资金“三资”事项,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逐笔公开原件。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中标者必须及时公示。“党务”事项由村党支部提出,党代表会议讨论确定;“村务”“财务”“服务”事项所有重大事项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确定。村级所有公开事项须经乡镇把关,保证依法合规、民主决策、内容翔实。


严格督促指导,保证公开效果。为防止公开程序流于形式,该县建立完善了定期督查核查制度,每年4次,在每季度下一个月的中上旬督查公开情况。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组成7个检查组,深入全县13个乡镇,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档案资料、访谈党员群众、实地抽查、定点解剖等方式,每季度按照不低于所辖行政村25%的比例随机进行实地核查,力争每年实现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四务”公开情况的全覆盖检查,发现不规范问题,视情节从严追责。


今年上半年开始,该县从党员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问题入手,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探索优化村级事务公开的新途径、新方法。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故城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委托河北平普科技公司开发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管理系统”,设置农户管理、股权管理、“三资”管理、合同管理、在线审批、清产核资、档案管理等板块;协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开通银村直连功能,在前期“三资”清查录入的基础上,实现“一村一账户”,资金查询、账户、账表管理、电子化支付,基本实现村级“平台之外无资产、平台之外无合同”。同时,党员群众可随时通过手机App小程序查看村级财务公开信息,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明细、集体“三资”状况、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过程等相关信息。这些举措有助于激发村民参与财务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县协调小组将利用平台数据对比财务公开收支情况,通过现场查验平台中集体资金收支明细、资产资源登记信息等,了解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对村集体收入情况、资产利用情况和资源发包等情况的熟悉程度,不断优化检查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线索必查,有问题必究”,提升工作质效。


通讯员:沈晓明 陈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