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交往中心专场。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朝阳区、北辰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朝阳区副区长张梅:
“十四五”期间,朝阳区锚定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坚决扛起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重要承载区的使命担当,以国际化为主攻方向,围绕区域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中心任务,在场景开发、机制创新、国际传播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区域国际化环境和服务能级,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朝阳”。
一是我们完善主场外交服务能力,为大国外交贡献朝阳力量。圆满完成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国家级重大国际交往活动属地服务保障任务,主场外交常态化保障水平与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构建并完善水上、空中、商务、科技、法治、生态六大国际交往会客厅体系,在高效承接国家及北京市各类外交外事任务的同时又成为中外居民与游客青睐的城市地标。“十四五”期间,朝阳区累计接待党宾国宾及友好访问团组240余批次、4990余人次,主场外交“窗口”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我们持续筑牢国际交往硬件基础,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成功承接多场高规格国际会议活动,充分释放高端会展服务业效能。第四使馆区征地及土地整理工作已全部完成,金盏中区街区控规已经获得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批复。持续提升第一、二、三使馆区环境品质,三里屯路打造慢行友好街区,朝阳公园路改造换新升级,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获伦敦国际设计金奖。今年年底,朝阳区将开通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可直达城市副中心,成为区域国际化形象的亮眼名片。
三是我们用好全球资源助推经济发展,打造国际化要素集聚高地。“十四五”期间朝阳区累计落地外资项目369个,预计吸引外资金额达253.7亿美元,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建成8家全球招商联络站,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突破170家,规模全市第一,彰显区域对全球优质企业的强大“磁吸力”。吸引渣打证券、安顾方胜保险经纪等金融机构落户朝阳,国际金融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高水平建成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吸引13家国际科技组织入驻。
四是我们建强全域交往矩阵,拓展对外开放联动维度。朝阳区与世界25个国家的31个城市、城区及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关系,覆盖全球五大洲,友城数量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一。做强“云外事”交往品牌,与法国商务投资署、罗中经贸促进会等机构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带动中东欧跨境电商合作等一批项目落地。邀请外国驻华使节乘船感受亮马河治理成果,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开展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馆共植中拉友谊林活动,支持泰国驻华使馆举办北京泰国风情节、支持智利使馆举办智利周活动,连续举办北京朝阳外籍人士招待会,国际交流合作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五是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朝阳”传播效能。持续举办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等朝阳特色品牌活动,通过系列文商旅体融合的国际化活动生动传递朝阳对外开放的活力与魅力。持续推进“外国人眼中的北京朝阳”短视频项目,邀请驻华大使、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以及各行业外籍人士参与视频录制,通过短视频传递朝阳对外开放最强音。组织外媒专场京剧赏析活动、杂技观演活动、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等活动,让外媒深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现代科技进步成果。
六是我们深耕国际化服务场景,打通外籍人士来华堵点。编制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并投送至涉外酒店、国际社区等多个服务点位,为外籍人士提供全方位生活指引。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推进无障碍支付服务商圈建设。区内各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56个外语服务窗口。正式启动望京国际人才公寓配租项目。发布国际化服务医疗机构清单,优化外籍人士就医流程。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信息宣传册,持续提升区域宜学环境。朝阳区现有1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5所国际学校,9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46家多语言服务医疗机构,为外籍人士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医疗服务。
七是我们关注外籍人士融入体验,打造国际化宜居家园。优化外籍人士社区服务体系,持续举办“中外居民过大年”“国际文化季”等社区活动超400场,促进中外居民文化交流,增强外籍人士归属感与认同感。组织涉外社工参与国际化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建强涉外社工队伍。搭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国际化示范服务窗口”,破解外籍人士办事难题。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口袋公园等生态空间建设,城市国际化宜居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以上就是朝阳区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区域国际交往功能建设优化国际化环境和服务方面的情况。
记者提问
记者: 我们注意到国际化服务品质是北京朝阳区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请问朝阳区在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朝阳区副区长张梅:
接下来,我们将立足区域国际化资源禀赋,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国际化服务优势:
一是深化国际化资源整合,构建国际合作长效机制。一方面,建立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商务处与重点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确保各方需求及时响应、合作事项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已与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吸引更多高端国际会议、会展活动落地朝阳,提升区域国际会展经济影响力。此外,针对外籍商务人士在举办国际会议、展览、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我们精心编制了《北京朝阳国际城市交往会客厅指南》,让朝阳的“开放姿态”与“友好温度”可感知、可触及、可使用、可融入。
二是聚焦外籍人士人文融入,打造多元文化共生场景。在消费服务方面,我们着力打造首都“入境消费”的第一站、首选区。在文体生活领域,持续举办文商体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品牌活动,丰富外籍人士在京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服务层面,探索创新“社区特色+国际化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外籍人士融入社区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连续举办外籍人士座谈交流活动,并为在朝阳区推动中外交流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外籍人士颁发“凤凰友谊大使”称号,旨在吸引更多外籍朋友参与到朝阳国际化建设进程中,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国际智慧与力量。
三是创新国际传播叙事方式,拓展全球传播辐射矩阵。一方面,持续打造以外籍人士为视角的品牌项目与特色活动,让国际社会更直观地了解北京朝阳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境外媒体的邀请与接待工作,通过实地走访、深度交流等形式,向世界展示朝阳“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城市风采。此外,我们还对外发布“2025外国人眼中的北京朝阳”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将为朝阳区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与科学的决策参考。
编辑:牟玉珍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朝阳区累计落地外资项目369个,预计吸引外资金额达253.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