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组织现代农牧系教师党支部在市区小学开展了主题为“指尖匠心虫趣自然”的昆虫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解、科学观察、动手实践等多维形式,激发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活动中,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和趣味动画,讲解昆虫的分类、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课程设计注重互动性,穿插“昆虫猜谜”“抢答竞赛”等环节,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昆虫的基础知识。教师结合本地常见昆虫案例,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自然环境的细微之美。
在显微镜观察环节,学生们在志愿者指导下,调试设备,细致观察昆虫翅膀、口器、触角等部位的微观结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科学观察的严谨态度,让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
标本制作是活动的亮点。孩子们使用镊子、展翅板等工具,将蝴蝶标本精心固定、整理形态。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标本的科学价值与伦理规范,鼓励孩子们在操作中感受自然之美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为打破对昆虫及爬行动物的刻板印象,活动设置了温顺的守宫蜥蜴、玉米蛇触摸体验。培养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探索勇气,许多学生表示“原来它们不可怕,反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
本次活动是现代农牧系党总支“高校资源下沉社区”模式的延伸。通过专业教师与小学生面对面交流,将高校的昆虫学、生态学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强化党组织在科学普及中的桥梁作用。支部计划持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如校园生态角共建、季节性自然观察等,推动科普教育常态化,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