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讯(记者卢雪竹 刘佳 实习生刘芮嘉)9月25日,记者从保定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眼纳税人缴费人期待,坚持管服并重、管服一体,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快速响应诉求、深化信用管理等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市场主体及时准确享受优惠政策和税费服务。
“问办结合增便利,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国家税务总局保定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士彬表示,市税务局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构建以电子税务局为核心,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智能办税终端等为补充的服务矩阵,将90%以上常办税费业务纳入“非接触式”办理范围。在4S店、社区等场所部署自助终端,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打造“智能客服+人工坐席”,提供7×24小时政策答疑,今年以来已开展互动服务27.42万次。线下办税服务厅向“综合服务站”转型,设置导税预审、简事快办等功能区,建立智能导税分流机制,打造“简事快办”绿色通道、特殊事项受理等专业化服务模块,开设跨区域通办、“办不成事”等专窗,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搭建“线上学堂+线下实训+一对一解读”多维辅导体系,今年全市举办线下专题辅导120余场,覆盖纳税人1万余户次。针对高新企业定向推送政策提醒6万余条,政策响应时效缩至24小时内。
“打造快速响应优体验,提升服务温度与感知度。”王士彬说,在诉求收集方面,构建以12366热线为主干,以办税服务厅、“好差评”系统、“有诉求码上说”、线上平台留言等为分支的“1+N”诉求收集网络,建成25个权益保护中心、57个权益保护室, 全面推行“好差评”制度,将评价权充分交给纳税人缴费人,让服务对象的满意成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建立分级分类、快速转办、限时处理、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收集—分析—处理—反馈—优化”闭环管理。今年全市受理的27件纳税服务投诉全部及时受理,按期办结率100%。通过数据分析定位服务痛点,联合市科技部门为3家整车制造企业,开展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事前鉴定辅导,专家评审金额达9000余万元,推动纳税服务持续迭代升级。
同时,深化“智信享”品牌建设,将全国统一征收、具备条件的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纳入信用评价,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税费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扩大智慧税务场景应用,实现纳税信用管理由静态到动态的服务升级。今年以来,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排查申报数据986户次,发现并纠正异常数据289户次。联合推出A级纳税人信用激励措施,A级纳税人企业法人代表等诚信人员,可享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等50%—80%价格优惠。推动纳税信用信息与社会信用信息深度融合,19家银行推出22款涉税信用金融产品,6483户小微企业享受信用贷款76.34亿元;A级纳税人可一次领取不超过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连续3年评为A级纳税人可享绿色通道服务。
发布会还解析了其他问题。新《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按“税费皆重、税费一体、税费协同”理念,将全国统一征收、具备条件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纳入信用评价,重点深化税费协同、拓宽参评主体、优化监管举措、完善信用修复,实现税费信用同评与制度集成升级。《涉税专业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提出新要求,包括实名制管理、信息报送时效、执业合规性以及内部管理与风险防控。
编辑:姜长淼
来源:全保定网原标题:保定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90%以上常办税费业务实现“非接触式”办理,开展互动服务27.42万次,6483户小微企业享受信用贷款76.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