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多维保障安家扎根,精准服务赋能发展
优质服务助力疏解跑出“加速度”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疏解职工入住雄安安居保障房;中国矿产总部项目封顶后有序推进施工;第二批疏解项目有序落地,市场化疏解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央企在雄安已设立各类分支机构300多家,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呈现出加力提速的良好局面。
疏解跑出“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优质服务的助推。雄安新区始终坚持“服务也是生产力”理念,聚焦疏解企业需求,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有力保障疏解企业“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暖心政策+帮办”
让疏解企业“来得了”
疏解企业来雄安,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跨省市迁移。这项工作涉及环节多、耗时长,不少企业以为是道难题。但在雄安,这道题有了轻松的解法。
雄安新区出台《企业跨省市迁移“1+N”行动方案》,围绕迁移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涉税业务、公章备案、公积金、社保参保登记及银行开户6个环节,定制化推出“一件事”经办、“简易化”速办、“分节点”协办,实现“一键迁移”和“无感畅办”。
“顺畅、高效、温暖。”昆仑数智(雄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李栋这样形容企业从北京迁入雄安的体验。他和同事原以为跨省迁移需要很长时间,提前做了大量预案。没想到,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等部门在企业迁移筹备期就主动介入,讲解政策、协助选址,为企业迁移全程保驾护航。
让李栋更感暖心的是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效率:新区提前列出材料清单,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从提交申请到拿到新的营业执照,仅用了1个工作日。“这刷新了我们对迁移效率的认知!”李栋说。
在实现企业迁移高效办理的同时,为保障疏解项目顺畅落地,雄安新区采取“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服务机制。新区还推出多项制度创新举措:“一会三函”让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推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对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运、园林等工程施工许可的扎口管理;精简验收环节,实施“一次验收合格、验收即交付”模式……
对于这些创新制度,不少企业负责人感触颇深。“比如‘一会三函’制度,从拿地到开工建设,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使项目建设提速。”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前期开发部业务经理朱艳华说。
构筑温暖港湾
让疏解人员“留得住”
小区内楼栋崭新、道路整洁,树木郁郁葱葱;租赁住房内,空调、冰箱、沙发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无人超市、共享健身房、城市书房等设施完善……8月9日,中国诚通、中国农发、中国华电等多家企业的疏解人员来到雄安安居博思居项目参观,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大家称赞不已。
保障疏解人员“留得住”,要让其住有所居。雄安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新型住房制度,健全“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住房供应体系,充分满足疏解人员多样化居住需求。
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雄安为疏解人员提供品质优良、供应充足、租赁关系稳定的租房服务。“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让租房者在子女入学、积分落户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
雄安安居博思居的租赁住房,不仅能为疏解人员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条件,而且价格优惠。“以前从来没想过租房也能过上如此有品质的生活,来雄安后我想住在这里。”参观完雄安安居博思居项目后,中国农发集团职工肖女士说。
有意购房者同样能圆“安居梦”。目前,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已全面实现“京雄同城化”,疏解人员在新区购房可以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
保障疏解人员“留得住”,要让其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为此,雄安保障疏解人员子女在新区入学,并上线京籍疏解人员随迁子女转学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便利转学服务。医疗方面,建立“基本+补充”的职工医保制度,创建全国唯一省域内单独医保目录。
雄安新区开通“@雄安—疏解诉办”H5平台、设置12345服务疏解专线,为疏解单位及人员提供线上服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实现政务事项“指尖办”;推进好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疏解人员带来便利舒适的生活体验。
“在雄安,我们一家找到了理想的生活!”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王新鹏说,来雄安后,他们在中交启园小区买了房,孩子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学,从家里出发走路去学校仅需10分钟。社区为儿童提供英语、沙画、编程等公益课程,还成立疏解议事会,每月定期解决疏解人员的诉求。一系列美好生活场景,让他们一家坚信来到雄安是一个“绝不会后悔的选择”。
上门精准服务
让企业未来“发展好”
8月15日,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的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会议正在举行。由雄安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统筹新区改革发展局、建设和交通管理局、住房管理中心等8个职能部门走进中国中铁,为企业现场解决诉求。
“怎样申请水利水电资质”“劳务派遣人员能否购房”……疏解人员纷纷提出问题。新区各部门工作人员立即回应、当场协调。
“新区各部门与我们面对面沟通交流,全力为我们解决难题,这样优质的服务让我们更加坚定在这里发展的信心。”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助力疏解企业实现更好发展,新区不仅出台产业支持政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人才政策等,还持续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比如,新区持续开展的双周协调会和疏解服务到家活动,打通了服务疏解企业的“最后一米”,目前已经成为服务疏解的重要机制和品牌。
双周协调会通过会前精准收集诉求、会中直面应答、会后跟踪落实,搭建起政策精准宣介、诉求动态响应与多方深度交流的平台。目前,双周协调会已举办30多期,覆盖疏解单位超200家,诉求回应满意率持续保持100%。疏解服务到家活动则组织新区各有关部门到疏解企业开展现场服务,为其深入解决疑难问题。目前,疏解服务到家活动已举办7期,为疏解企业解决相关问题50多项。
为进一步提升诉求解决质效,雄安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还创新建立疏解诉求“一表通”清单,将诉求来源、类型、处理、反馈、销号、评估分析等全流程信息集于一表,形成闭环解决机制。
前段时间,恩菲雄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菲公司”)想申请总部型企业认定,却不清楚政策条件和申请流程,于是向雄安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提出诉求。工作人员立即将其诉求记录在“一表通”清单内,迅速对接主管部门并全程帮办,为恩菲公司讲解政策要点和实操流程,很快就解决了企业的困惑。
“主管部门辅导结束后,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回访诉求解决情况,确认我们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后才销号。”恩菲公司副总经理吴昊说,精准、高效、周到的服务为公司申请总部型企业认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迁入加速,到安家无忧,再到发展有力,雄安新区通过创新、暖心、精准的服务,为疏解企业和疏解人员构建起“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全链条支撑。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已成为万千疏解人员扎根成长、共创明天的热土。
编辑:张玲玲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原标题:雄安新区多维保障安家扎根,精准服务赋能发展 优质服务助力疏解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