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农历腊月廿二,桃城区郑家河沿镇一场充满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韵味的乡村大集拉开帷幕。集市上人潮汹涌、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手里紧握着糖葫芦,欢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腊月的寒风抵挡不住人们迎接新春的热情,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繁荣景象,透露出浓浓的年味。


有看头:非遗文化展魅力 美食小吃大集合


集市上,一个龙凤花鸟字摊位前围满了人。“给我画一个花鸟生肖字。”前来赶集的种佳晴,看到如此精湛的字画技艺,喜出望外。只见这位老手艺人手执画笔,蘸取五彩颜料,在纸上舞动如飞、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一个个普通的汉字便在他的笔下华丽变身,与龙凤、花鸟形象巧妙融合,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我干这行快40年了,走遍了全国各地,这不快过年了嘛,出来摆个小摊,热闹热闹。”作为衡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花鸟字技艺项目传承人的王振平笑呵呵地说道。


这些龙凤花鸟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赶集的村民们,尤其是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的观看创作过程,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新奇与喜爱。一位带着孩子的村民说:“这样的非遗手艺真的很有意思,让孩子们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过年更有味道了。”


在集市上不仅能欣赏精妙绝伦的画作,还能大饱口福,品尝各种传统小吃,感受那独特的年节氛围。


“刺啦——”各种炸货放入滚烫的油锅中,食材的香气迎面扑来。集市上,独家秘制的“巨鹿”香肠、蜂蜜膏、小笼包、油炸糕、豆腐脑儿等充满“小时候”味道的小吃琳琅满目,引来各路“吃货”。



一位老者熟练地挥动着竹签,串起一个个色泽饱满的山楂果,红彤彤的果子裹着晶莹的糖衣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让人忍不住垂涎。孩子们围绕在他的小摊前,眼神热切,手中紧握着刚到手的“宝贝”。而在一旁,几位大妈翻炒着瓜子,那香味随风飘散,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集市上的喧嚣与欢腾,犹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将新年的气氛渲染得愈发浓烈。



有赚头:供销两旺人气火 市场繁荣景象新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乡村大集火不火,不能只看人流量,还要看销量。


上午九点半左右,满满一电动三轮车的羊肉就快卖完了,摊主开心地说:“快过年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强。”大集上人流量大,生意红火,各类商品都很受欢迎。一位卖蔬菜的摊主说:“大集真是个好平台,今天一上午比平时的销量多了很多,收入也增加了。”此外,摩天轮、城堡等各种造型精致的木质拼图模型,应有尽有,为孩子们的新年增添了欢乐。


村民们对大集也是赞不绝口。一位村民提着装满年货的购物袋说:“大集上东西齐全,价格实惠,想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买到,而且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热闹的氛围。”



“我这些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保证新鲜健康。”一位老大爷一边说着,一边将一篓篓自家种植的翠绿蔬菜摆得整整齐齐,乐呵呵地吆喝着。周围的人们听到吆喝声,纷纷驻足,争相挑选,希望能将这大自然的馈赠带回家中。


大集的供销两旺,不仅满足了村民们的生活需求,也为摊主们提供了良好的销售渠道,展现了乡村集市的独特魅力和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有盼头:美好生活福气满 最美人间烟火气


售卖年画、春联等年货的摊主也高兴地说:“大家来置办年货,春联、‘福’字、年画卖得特别好。”摊位上,各式各样的春联铺满了地面,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福禄双全添福贵 丁财两旺永平安”……一句句吉祥的话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的憧憬与祝福。乡亲们围在摊位前,精心挑选着心仪的春联,仿佛挑选的不仅仅是几张红纸,更是来年的好运与祝福。



“过年了,得给家里好好置办置办。希望来年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啥都强。”手里提满年货的一对老夫妇边走边说。他们的话语简单而质朴,却道出了无数乡亲们的心声,那就是对家庭和睦、亲人安康的深深期盼。



最美人间“烟火气”。一场大集,赶出了记忆中的乡音年味,也蕴含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乡亲们带着采购的物品,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向回家的路。新的一年,就像这大集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只要奋斗,生活定会如这集市一般热闹红火,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见习记者   王红   王亚楠

图:见习记者  赵天韧   王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