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聚焦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特色活动三大举措精准发力,推动文明新风尚在城乡全面落地,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创新治理模式,夯实制度根基。充分激活村民自治效能,引导各乡镇依托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座谈等方式广泛征集民意,将乡风民俗规范、民主管理细则、邻里互助公约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形成贴合实际、群众认可的行为准则。同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主动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尚的家庭给予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及时劝导纠正,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目前,全区已实现红白理事会100%覆盖,累计规范承办红白事1412场,通过统一流程标准、严控规模上限,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攀比等陈规陋习。邓庄镇北苏闸村“36套公开账本”入选河北省移风易俗工作优秀案例选编。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文明共识。积极构建“立体式、浸润式”宣传矩阵,进一步整合基层文艺骨干力量,组建专业团队精心创作30余部快板、小品等文艺作品,以诙谐语言和鲜活表演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文化活动,已累计开展“送文化下乡”巡演千余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紧扣省“双争”、市“‘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儿”等主题,在农村集市设置政策咨询台,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面对面普及新风知识。此外,深入挖掘先进典型,选树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300余个示范标杆,通过村广播高频播报、微信公众号专题推送、主干道公益广告展陈等多渠道宣传,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开展特色活动,注入文明活力。桃城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多元活动载体深化移风易俗。依托文化街区、家风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图文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家风家训主题宣传,弘扬传统美德。组织“移风易俗庆寿辰”“孝老爱亲树新风”等主题活动,以集体寿宴、非遗市集、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创新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良好家风落地生根。聚焦养老领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系统征集老年人需求,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成立专项服务联盟,设立养老关爱基金,常态化开展集体庆生、健康关怀、文化娱乐等活动,以“厚养”实践扭转厚葬薄养风气,持续为文明新风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