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冀州区北漳淮乡北内漳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有效破除陈规陋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精神动力。


“以前办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普通家庭负担重。”村党支部书记柴文安感慨道,如今,村里“红白理事会”全程介入,婚事酒席每桌不超11个菜,礼金不超过200元,丧事倡导“一日清”,既体面又节俭,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


在北内漳村,《村规民约》并非一纸空文。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到环境卫生、孝老爱亲,所有条款均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户户签字认可。村“两委”不搞“一刀切”,而是通过“妇代会”“民调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柔性引导,让规矩成为融入日常的自觉行动。


为滋养文明乡风,北内漳村连续20余年开展“文明家风”评选,累计表彰“文明家庭”45户、“好儿媳”38人,榜样力量浸润乡里。村民李荣悉心照料九旬婆婆多年,连续六年获评“好媳妇”,她坦言:“孝顺是本分,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该村还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的治理氛围。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村庄发展大事,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审核账目,财务明细张榜公示,村干部24小时值班响应村民需求,实现了“小事有人管、大事有商量”。


如今,北内漳村已呈现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美景象,村规民约真正“约”出了文明新风,“约”出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