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 基层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其担当作为至关重要。要多措并举,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在新时代的基层大舞台上,轻装上阵、奋勇争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信任是基石,给干部吃下“定心丸”。古语有云“用人之道,信任为先”。基层干部身处工作一线,面临着诸多复杂情况与压力挑战。倘若对他们的工作总是过度干预、频繁质疑,只会使其畏手畏脚,不敢放开手脚干事。应当充分信任基层干部,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工作中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与机会。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使其能够依据实际灵活处理各类事务,如此方能激发起其内心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


容错是护盾,为干部撑起“保护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基层干部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不可控因素而出现失误。一味地追究过错,只会打击其工作的积极性。要有容错纠错机制,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无意过失,明辨是非、客观分析。只要不是出于私心、故意为之,就应给予理解和包容,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纠正偏差。这样,基层干部就无需再因害怕犯错而缩手缩脚,能够大胆尝试新的思路与方法,去攻克那些棘手的难题,为基层发展开拓新局面。


关爱是暖流,给干部注入“动力源”。“人心暖了,劲头就足了”。基层干部工作繁重、压力山大,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关爱不可或缺。从物质上来看,要保障其应有的待遇,使其经济上无后顾之忧;从精神上来说,要多关心干部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与情绪变化,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实际困难,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支持,让干部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有了这份关爱,他们会将感激之情化作工作的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服务之中。


激励是引擎,助干部开启“加速器”。“赏其一技,则众技进”,有效的激励机制犹如强大引擎,能推动基层干部不断向前。不仅要注重物质激励,如合理的绩效奖励、晋升机会等,更要强化精神激励,对那些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基层干部,给予荣誉称号、公开表扬等。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起广大基层干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热情,使他们心怀担当梦想,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为实现基层的繁荣稳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书写出精彩的奋斗篇章。


为基层干部“减压鼓劲”,非一日之功,需各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将信任、容错、关爱与激励融为一体,形成一套科学完备且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才能使基层干部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又稳稳地挑起该负的重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国家发展添彩,让基层这片广袤的天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刘海军)


来源:今日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