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桃城区路北街道华庭社区联合冀衡社区、“社区合伙人”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开展“智汇路北·共筑未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40余名辖区待业青年、创业爱好者围坐一堂,共同探索职业发展新路径。





活动现场,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席静老师以“智慧就业三部曲”为脉络,为青年们送上“成长大礼包”。从社区智囊团如何对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沙龙的内容形式,到社区电商等新业态的典型案例,席静结合政策解读与真实数据,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指南。台下青年边听边记边思考,不时点头赞同。


分享结束后,衡水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与青年们展开“一对一”交流。32岁的待业宝妈张月圆率先提问:“我想尝试新媒体运营,但缺乏经验,该从哪里起步?”志愿者孙文睿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为她梳理了“技能学习—平台实践—案例积累”的成长路径,并推荐了免费的线上课程。“我想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能有一份自己的收入,今天志愿者不仅帮我分析了优势,还列出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心里一下子有底了!”张月圆的话引发共鸣,现场青年纷纷就“技能证书考取”“小微企业创业风险”等问题展开讨论,思路在碰撞中逐渐清晰。


“此次活动是华庭社区与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双向清单’机制的首次落地。”华庭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如捷介绍,双方通过梳理“社区需求清单”与“高校资源清单”,精准匹配服务内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技能充电。“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眼前的就业难’,更要为居民搭建持续成长的‘阶梯’。”赵如捷说。


作为路北街道重点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智汇路北”以“聚智、赋能、共享”为核心,一方面联动高校、企业等建立“社区智囊团”,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全周期”服务;另一方面打造“家门口的创业沙龙”,通过创业者经验分享、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推动“创业想法”向“实体项目”转化。“我们希望通过校社、政企联动,让专业资源‘下沉’社区,让居民需求‘直通’资源方,真正实现服务‘精准滴灌’。”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一场活动到一项机制,从解决具体问题到构建成长生态,路北街道正以文明实践为抓手,用“智汇”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居民铺就一条“成长有平台、奋斗有支撑”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