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创投领域,有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 —— 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他以卓越的眼光和独特的投资理念,带领光速光合在创业投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学霸之路:学术积淀铸就思维基石
宓群的求学经历堪称学霸典范。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父母均为华东师范大学物理老师,在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下,中学时期便对理工科展现出浓厚兴趣,数学竞赛和计算机竞赛的经历培养了他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复旦大学,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努力实现 “跳级”,提前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对于选择物理专业,宓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对 “第一性原理” 的思考能力,像成功的创业者埃隆・马斯克本科学习物理,其很多思考都源于 “第一性原理”,即剖析事物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值得年轻人借鉴。之后,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这段经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职场历练:从技术到商业的跨界蜕变
从校园走向职场,宓群的经历同样精彩。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对硅谷的向往促使他主动联系英特尔并获得实习机会,这次尝试彻底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在英特尔,他参与闪存技术研究,与同事共同发明的新技术使闪存储存效率提升一倍,这项成果还登上纽约时报头版,打破了 “摩尔定律”,也让他在英特尔开启了从技术研究到产品和商业市场开拓的7年征程。离开英特尔后,宓群选择创业,虽以失败告终,但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早期创业的艰辛,也为他的投资生涯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谷歌向他伸出橄榄枝,他成为“谷歌中国第一人”,负责开拓中国市场。在此期间,他不仅带领团队做出谷歌中国搜索,还接触到风险投资行业,投资了百度、赶集、迅雷、大众点评等经典案例,初次展露出卓越的投资能力。
创投新篇:光速光合的独特征程
2008年,宓群离开谷歌,加入光速创投。2011 年,他联合创办光速中国(后更名为“光速光合”),正式开启专注于中国市场早期创业投资的新征程。在团队建设方面,光速光合坚持“人强”而非“人多”的策略,注重招纳具有成长性思维、能独当一面、精于行业且敢于冒险的优秀人才。宓群认为,团队成员应具备行业和专业基因,通过团队作战,发挥不同成员理工科和行业背景互补的优势,准确挖掘投资机会。在投资领域,光速光合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硬科技、绿色科技、医疗科技等领域,提前布局并不断迭代行业认知。
宓群始终坚信“投资就是投人”,且特别强调投资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为例,称赞黄峥的战略眼光、谦逊低调的品质和极强的学习能力。
在宓群的带领下,光速光合不仅在团队建设和投资理念上独具特色,更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取得了斐然成绩,展现出了强大的前瞻性和投资实力。
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宓群就凭借敏锐的眼光成功捕捉到拼多多、美团等大平台独角兽。2007年投资尚没有收入的大众点评,拼多多成立仅三个月便果断入局,这些投资案例彰显了他卓越的投资眼光。然而,宓群并未满足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他早早洞察到移动互联网获客成本走高、投资趋势式微的问题,果断转舵,将目光投向当时尚属冷门的硬科技和绿色科技领域。光速光合于2013年开始投资硬科技,2017年布局绿色科技,2016 年首期人民币基金更是将75%的资金投向这两个赛道,如今这些前瞻性的布局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禾赛科技与中际旭创的投资之路
对禾赛科技的投资充分体现了光速光合的投资理念。2014年,禾赛科技寻求首轮融资时,宓群虽对其技术印象深刻,但因当时业务市场规模较小而搁置投资。与此同时,他很早就开始关注谷歌自动驾驶及激光雷达的发展,判断自动驾驶领域潜力巨大,激光雷达作为核心硬件,若能在技术优势下降低成本,必将脱颖而出。此后,他持续关注禾赛科技,2017年禾赛科技推出机械式激光雷达后,他与禾赛科技团队积极探讨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并亲自测试原型机。尽管测试结果不完美,但他果断决策,2018年领投禾赛科技B轮融资,并在后续连续 4 轮加注,累计投资额超 1 亿美元,成为公司第一大机构投资人。光速光合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在战略布局上给予帮助,助力禾赛科技打入美国市场并在全球取得成功,2023 年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
对于中际旭创的投资同样是经典案例。2013年,基于在谷歌和英特尔的工作经验,宓群预判云计算发展将带动数据中心光纤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对光电转换器产品提出了高速率和低功耗的高要求,且该产品复购需求强烈,是一条很好的投资赛道。在与中际旭创团队深入沟通后,他看到了团队快速迭代产品能力和自研硅光技术潜力,果断出手,并帮助公司在2017年成功登陆创业邦。此后,中际旭创的成长验证了他当时的判断,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光模块领域全球行业领导者,市值超千亿元。
硬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投资
对于精准捕获硬科技独角兽的“秘诀”,宓群认为投资人对技术的判断、行业经验积累和深刻理解至关重要。光速光合打造了一支专业的硬科技投资队伍,核心团队具备理工科学术背景和认知,拥有硬科技行业工作经验、产业网络和人才资源,同时对全球技术和商业趋势有前沿触觉。
随着国内创投环境的变化,互联网产业红利消失,硬科技已成为必然趋势。宓群表示,当下人民币 LP 关注 GP 的投资、退出能力,而光速光合多年来在硬科技领域的布局使其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良好口碑。
在宓群看来,科技投资应从第一性原理分析,把握技术与产业的平衡,同时要有好奇心,综合判断市场、技术和创业者。在光速光合内部,设有“银弹”机制,鼓励投资有风险但对社会贡献大的项目,如宓群投资的优脑银河,致力于脑疾病治疗,虽风险大,但一旦成功意义重大,他认为科技投资的本意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
虽然光速光合已成立近15年,但宓群强调它是一家创业公司,始终要保持创业“第一天” 的感觉,不断探索和创新,因为早期创新不断变化,不迭代就会被淘汰。“光速光合”这一名字体现了对投资质量和速度的双重重视,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希望与创业者及社会产生 “光合作用”,一路支持优秀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宓群的愿景是让光速光合成为中国创新的全球合伙人,陪同创业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创投浪潮中继续勇立潮头,书写更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