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华润啤酒与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江苏农垦麦芽有限公司协办的“一麦相承,共酿美好”田间考察及社会责任主题活动,在位于江苏射阳的“国麦振兴”标准化啤麦种植基地上圆满举办,通过盐碱地啤酒大麦种植考察、标准化新品种鉴定考察、麦田对话等丰富形式,进一步凝聚产业链协同发展共识,见证华润啤酒大力推进的“国麦振兴”项目再迎阶段性“丰收”,迈入发展新里程。


活动期间,来自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江苏农垦、呼伦贝尔农垦、春蕾麦芽、苏垦麦芽、祥永麦芽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及华润啤酒相关代表一起走进麦田,共话国麦振兴新未来。



协同构建优质产业链体系,国产啤麦种植全面“提质增速”


小小的一粒麦子,却是支撑起整个啤酒行业良性循环、品质根基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啤酒酿造所需的大麦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大麦种植面积持续缩减,“麦子不自主”、产业链安全之“痛”成为行业共识。


聚焦大麦产业现状,华润啤酒积极成为国麦振兴的引领者与推动者,携手行业协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各端合作伙伴,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啤酒大麦产业链体系,助力中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自华润啤酒在苏北区开展大麦试点种植和制麦,关于标准化种植的一系列举措与规划,得到了专家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建友表示,江苏农垦与华润啤酒在国产啤麦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联合启动了大麦供应链安全工程,共同推进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项目,探索国产啤酒麦芽的高端化制备和应用技术,协同构建技术研发、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共同为推动国产啤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建友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表示,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未来将继续为育种和生产做好科技支撑、科技护航,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好的品种,集成好的技术,多方协作,共同发力,为国麦振兴贡献力量。

图: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伊怀海则认为,华润啤酒立足本土,通过优化国内麦芽的标准,提升麦芽品质,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市场的空白,更增加了我国啤酒产业自主的控制能力,维护了产业的安全,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图: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伊怀海


基于国产啤麦种植的痛点,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详细阐述了华润啤酒如何从源头出发,打造育种、种植、制麦、酿酒到消费者端五大领域的完整闭环,助力推进国麦振兴取得新成果。此外,他表示,“国麦振兴是一个长期项目,华润啤酒未来几年会持续跟进,齐心协力加强产业链协同,促进啤酒行业产业链韧性和质量的提升”。

图: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


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和长期项目,华润啤酒“国麦振兴”自2023年实施至今,种植面积和麦芽品质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拓展种植面积上,从最开始的3000亩,到2024年的16000余亩,截止目前,华润啤酒已完成内蒙、西北、和江苏三大产区共计24,000亩国产大麦标准化种植工作。在麦芽品质上,与2023年比,通过标准化种植,国产啤麦的浸出率、浊度、夹杂物、脆度等多项指标实现优化,国麦品质持续提升,与进口麦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苏北、内蒙产区大麦的浸出率接近国际水平,苏北产区大麦β-葡聚糖含量显著降低,已优于国际水平。


国麦振兴一次次取得重要突破与可持续推进背后,华润啤酒相对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华润啤酒提出“订单农业”+“技术研发”两大措施并举。其中,在订单农业方面,分级推行痛点改善,推动育种、标准化种植、品质提升,使农垦种植户获得更好的收益,进而做出更好的啤酒。在技术研发方面,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化,华润啤酒专门成立国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的质量保障体系,携手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联合研究育种、标准化种植、品质保证等相关事宜,并助推制麦工艺标准化。


破除产业链梗阻,贯通上下游节点,华润啤酒一步步盘活整个啤酒大麦种植产业链,加速推动国麦振兴的步伐。


实现“麦田到酒瓶的最后一公里”,国麦振兴再达新高度


从一粒麦到一瓶酒,打通国麦产业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12月16日,华润啤酒国麦产品“垦十四”重磅发布,实现了100%应用国产麦芽酿造,标志着国麦振兴这条有特色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


活动期间,以“麦田到酒瓶的最后一公里”为议题,各位嘉宾开展跨界田间对话,立足大麦种植、市场消费、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不同层面,从创新育种方式、种植端控制蛋白质总量、加强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种植大麦积极性、将啤麦与旅游周边融合发展等角度提出建议。


华润啤酒副总裁李小冬介绍,“垦十四的发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推进新产品的诞生,用优质的中国大麦品种,做出有特色的中国原料酿造啤酒。我们要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本土原料的品质,中国本土大麦的麦香,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酿造的独特魅力。”他还表示,“垦十四”打破了行业瓶颈,扭转了人们对国产原料不如进口的偏见,是过去三年来,国麦振兴项目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一环。

图:华润啤酒副总裁李小冬


推动国麦振兴不是短期之功,而是长期之计;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众人划桨。今后,华润啤酒将持续探索,推动“国麦振兴”,乃至整个国内啤酒产业的高质量前行,展现行业领军者的企业实力与社会责任担当。


来源:日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