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科院党总支书记李伟与衡水二中党委书记陈红升共同揭牌。衡水二中供图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魅力、感悟成长的力量,4月29日,衡水农科院科学赋能校园劳动教育暨衡水二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衡水二中举行。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衡水二中领导班子成员及高一年级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劳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品格塑造、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培育的关键
环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衡水二中一直致力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此次与衡水农科院的合作,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同学们的劳动技能与品质,助力同学们的全面成长,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衡水二中校长伊长杰向衡水农科院党总支书记李伟颁发“科学副校长”聘书。
启动仪式上,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李伟与学校党委书记陈红升共同为劳动教育基地——“勤耕园”揭牌。李伟应邀担任“科学副校长”,指导学校的科普教育与实践课程,并接受了学校聘书。
在科普讲座环节,衡水农科院副研究员宋凯以“毛茸茸的花间精灵——熊蜂”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熊蜂在授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熊蜂,他还特地带来了蜂箱和自己团队种植的西红柿,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农业科学的魅力。
衡水农科院副研究员宋凯开展科学技术讲座。
衡水农科院副研究员李强开展科学技术讲座。
随后,副研究员李强分享了自己在小麦抗旱节水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小麦耐热性鉴定系统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让同学们对农业科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同学们开展种植劳动。
仪式后,同学们走进“勤耕园”,亲手将种子播撒在泥土中,体验了一系列劳动环节,并满心期待着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劳动过程有些艰辛,但同学们乐在其中。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深刻理解了这些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该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衡水二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与衡水农科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科学赋能校园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