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水果猪肉”吗?猪肉怎么会和水果扯上关系?难道猪也吃起了苹果、梨子?


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安平县西两洼乡郑家庄村的河北郑庄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庄农牧”)。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麦田,还有一群“吃”着水果和蔬菜长大的猪。这里的猪肉被消费者称为“水果猪肉”,据说口感嫩滑,香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揭开“水果猪肉”背后的秘密。



一进入郑庄农牧的养殖基地,几座现代化的全封闭猪舍映入眼帘。与传统养殖场不同,这里的猪舍没有刺鼻的气味,反而透着一股果香。公司总经理游希龙笑着解释道:“我们养的猪吃的是‘水果餐’,住的是‘生态房’,吃的是营养均衡的饲料,所以肉质才营养更丰富。”




“我们养的猪常吃的水果是苹果、梨。”游希龙介绍,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和水分有助于保持肉质湿润,使猪肉更嫩滑,“适量的吃水果还有助于改善脂肪代谢,是脂肪分布更均匀,提升肉质的口感和风味。”这些吃着营养餐长大的生猪产出的“水果猪肉”,价格比普通猪肉每公斤高出约10元,但因口感好,一投放市场,便受到欢迎。


不仅如此,郑庄农牧还创新使用了“节粮型营养配方”,饲料原料采用“三尾一精”(三尾即:“尾蔬、尾果、尾粮”一精为玉米),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水果及蔬菜,降低粮食的比重,采用熟化全液态、全封闭管道输送给料系统,微机数字智能化精准饲喂。




猪舍采用了全封闭现代化设计,配备了“三位一体化”自动换气和调温系统。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猪舍内温度常年保持18°C - 23°C、相对湿度55% - 65%,氨气浓度控制在5mg/立方米,解决了养猪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游希龙指着墙上的环境监测屏说:“你看,这里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数据。我们的猪舍就像一座‘生态房’,冬天保暖,夏天降温,通风系统还能有效去除异味,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猪舍还配备了绿色环保常温给水系统和可持续性环境控制系统。生猪喝的是25℃常温水,避免了冷水对肠胃的刺激;环境控制系统则实时监测猪舍内的各项指标,确保养殖过程绿色、环保、高效。


郑庄农牧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猪舍设计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猪养地,地养猪”生态循环模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农田种植小麦和玉米。这些作物成熟后,一部分加工成面粉,另一部分则直接用于养猪。游希龙自豪地说:“我们养的猪吃的是自家种的玉米和水果,拉的粪便又变成肥料回到地里,既减少了化肥使用,又提高了作物产量,每亩地能增产五六十斤呢!”


这种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农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猪舍里的生猪健康茁壮,整个基地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




郑庄农牧打造的“天然食材、果蔬套餐、全熟喂养、氧吧生活”的生态饲养模式,产出的“水果猪肉”品质卓越。经专业检测,其感官品质优,80%感官指标超其他品牌肉;营养价值高,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领先;滋味气味香,呈味氨基酸占比高;口感嫩度好,易咀嚼;无药物残留,安全可靠。


近年来,郑庄农牧养殖场内长期存栏1500头母猪,育肥猪存栏15600头猪,每年出栏28000头,水果猪肉2246吨,主要销往石家庄、北京、济南、天津等地。


谈到未来规划,游希龙告诉记者,郑庄农牧打算开创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未来,公司计划整合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以及商超服务等环节,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一体化产业模式,让更多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郑家庄村支委郑会町也对这种模式赞不绝口:“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让村里的土地更肥沃,还带动了村民就业。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不少人都在公司里找到了工作,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见习记者 王亚楠 王红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