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冀州区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暨“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文明实践项目签约仪式,冀州区司法局、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等22家单位和个人与信都社区签订“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共建协议,承诺共同为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据悉,为进一步凝聚服务力量,高效响应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在冀州区文明办的指导下,信都社区探索实施了“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文明实践项目。“橘”即谐音“聚”,寓意社区各项工作离不开四面八方的参与,成为社区的“伙瓣”聚成一个完整的“橘子”,方能同心聚力、携手致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目的。
签约仪式上,包括冀州区司法局、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冀州区信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冀州区图书馆等22家单位和个人,分别与社区签订了“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协议书。衡水市六院潘秋景表示,将加强与社区联系,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订协议后,“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志愿者将结合实际,为社区居民开展扶弱济困类、便民利民类、环境保护类、文化宣传类、健康促进类、社区安全类、青少年服务类等服务项目。
近年来,冀州区通过积极探索以自治为基础的社区治理模式,搭建“党建引领、专业协同、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型平台,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引领活力、社区治理主体活力、多元力量参与活力“三个活力”。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橘在信都·社区合伙人”计划在冀州区正式落地实施,冀州区将通过这一计划,进一步筑牢社区治理共同体,让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区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聚焦群众生活需求,加强辖区内资源整合,构建“居民因需点单、社区按需派单、合伙人按资源接单”的服务链条,通过精准服务,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专业、贴心服务带来的温暖和便利。
“我们希望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下沉到社区治理服务一线,与‘合伙人’上下联动,同向发力,解决基层社区治理中面临的服务供需不平衡、资源统筹利用不充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让社区治理更加精准、精细,更有温度。”信都社区党委书记马建泽表示,社区合伙人将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为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将与各位合伙人携手共进,共同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让社区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