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全市“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会议精神


以更大力度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招商引资是扩投资、稳增长的最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新动能、壮大新优势的有效路径。连日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全市“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一致表示,要把招商引资工作贯穿全年经济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将其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争先进位、勇闯新路的重要支撑,在全市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当好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排头兵,我们不仅要加强宣传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的招商引资热情,还要立足职能抓落实,协调各地各部门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军表示,将对市委、市政府相关安排部署,特别是“强招商”的十五项重点工作举措,按照“二三四”抓落实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台账管理,定期要账,每月通报,及时公布和推广重大招商成果以及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工作落实。要立足职责,与各县市区密切沟通配合,做深做细做实县域特色产业链招商工作;同时,持续加强与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国内外商协会的合作沟通,加强与在外老乡的情感沟通,及时将相关项目信息向具有相对优势的县市区推送,并做好跟踪服务,真正形成市县联动招商的强大合力。


“战鼓催征、振奋人心,‘新春第一会’为我们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招商引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故城县委书记王立峰表示,将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用好13个招商团组、9个行业商协会和招商咨询机构,紧扣“3+3”产业定位精准招商,积极引进重大战略项目、产业链链主企业、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瞄准新领域、新赛道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深化园区亩均效益改革,鼓励企业“二次创业”,充分激发主导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拼出故城发展新气象、新局面。


“市水利局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为统揽,以水网建设为主线,以‘项目为王’理念为指导,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全力争跑项目资金。”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玉东表示,2025年要紧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政策机遇,继续围绕防洪安全、水生态治理、灌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高质量水利工程。全年全口径水利投资规模力争完成36.1亿元,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6%的任务目标。同时,持续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推进水利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健全“双随机”和“互联网+”等监管机制,落实“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我们将积极履职尽责,末端落实抓推进,事争一流勇争先,全力抓招商、上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武邑县发改局局长孙向宁表示,将创新实施产业基金招商、商协会招商等模式,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优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北京、天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区域,围绕县域特色产业,认真研究产业链图谱,积极招引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企业项目,延链、强链、补链,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衡水创新港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只争朝夕、全力以赴,以开局即发力、起步就冲刺的精神状态,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衡水创新港办公室主任张庆六表示,将强化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大引强、招新引优,重点招引电子信息、工业设计、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项目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持续开展以商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国际化招商,提高招商质效,形成招商合力。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具有前瞻性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业态能够迅速融入本地产业链,以招商引资新突破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武强经济开发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一系列包括特色产业精准招商、产业链专题招商、园中园项目招商等在内独具特色的招商方式。“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战场优势,继续改革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方式,确立以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强化亲情招商、科研院所招商、协会商会招商等模式,提升招商精准性和时效性,积极利用各种活动和洽谈会,寻求与外地客商合作机会,抢抓招商对接机遇,不断提高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武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栗子琪说。


编辑: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