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却默默坚守岗位,用爱陪伴着一群特殊的 “家人”。2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衡水高新区的市老年养护中心,感受温情满溢的浓浓年味。



市老年养护中心是一所集养老、医疗、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标准养老机构,位于衡水高新区振远路66号,紧邻邢衡高速、大广高速、衡水北站,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床位560余张,内有食堂、医务室、护理站、康复室、多功能厅等,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餐、保健医疗、康复调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公办养老机构。现已入住老人170位,失能、半失能、有完全自理能力的老人都有。中心共52位护理人员,春节期间大多数老人都留在中心过年,护理工作如常开展。


清晨5时30分,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护理员叶素娟已经起床洗漱完毕,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叶素娟和同事一起帮老人起床、穿衣、洗漱、整理被褥、打扫房间、喂饭、吃药等,流程井然有序,每个老人都得到周到照护。



77岁的冯贵云告诉记者,他在2023年12月份因病住医院治疗,出院后来到养老中心,当时行动不便,叶素娟每天不定时帮助按摩功能受影响的腿和胳膊,经过持续康复训练,身体一天天好转,现在已经能够完全自理。


今年春节是冯贵云老人在养护中心过的第二个春节。在他心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把护理员当成了家人。


说起选择在养护中心过年的原因,老人说:“在这住习惯了,哪里也不愿意去了。”冯贵云的孩子都是上班族,老人也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同时,养老院生活环境好、在养老院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以及回家不方便是老人选择在养老院过年的原因。



为了增添更多年味,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该中心提前张灯结彩、装饰一新,护理员和工作人员在门窗上贴春联福字,带领老人们做手工扎花,为老人们表演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年夜饭,准备了饺子、蒸鱼、小鸡炖蘑菇等,老人们围坐桌边,笑语欢声不断。


作为护理员中的“老人儿”、护理组长,叶素娟应对老人过节的经验颇为丰富。她说,过年期间护理员最担心的,就是老人被家人接走再送回来的那段时间,“家属把老人接出去吃年夜饭,我们就会一直担心,生怕老人吃不合适闹病,等老人回来,我们要了解情况,查看他们的状态等,确保一切正常。”


已连续四年在岗位上过年,叶素娟坦言,家人理解她的选择,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愧疚,没能在春节为家人做顿饭。“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可我们这行特殊,如果都走了,老人怎么办?虽说过年不能跟家人团聚,但陪老人们一起过年也是一种幸福。”叶素娟微笑着说道。



为了缓解护理人员的思家之情,养护中心提前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提出错峰休假的方式,护理人员在春节后错峰回家看望亲人,避免临时换人导致对老人情况不熟悉,降低护理质量。


“把所有入住的老人照顾好,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健康快乐地生活,安度晚年。”养护中心负责人杜颖说,正是有像叶素娟这样的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坚守在养老机构的第一线,保障着老人的健康和安全,用细心、耐心和热心,细致周到地服务每一位老人,确保老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