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耕耘迎丰景 惟日孜孜争朝夕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信志锋
转眼间,已入深秋。上一周,在阳光助力下我市气温回升,一派秋高气爽景象。行走在橙黄橘绿交相辉映的秋色里,希望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越到丰收时节、冲刺阶段,衡水人越是紧张忙碌、奋勇精进,以饱满的拼劲、韧劲、干劲写下更加精彩的奋斗篇章。
招商引资,火力全开。与天气渐凉相反,我市招商引资暖风正劲。10月22日,2024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在安平县举办。市委书记吴晓华到博览会调研,希望参展企业借助丝网博览会这一平台,充分展示丝网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客商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三天的展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50家丝网产品和丝网机械生产企业线下参展,560家展商入驻线上展厅。国内外4万余名客商到会洽谈,博览会开幕首日,现场便达成采购和意向订单560笔,总金额11.6亿元,三天共达成销售意向38.4亿元,展览成交额14.3亿元。大干一百天,夺取全年胜。10月23日,全市招商引资暨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招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聚焦丝网产业、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攻坚突破,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全面吹响了招商引资“冲锋号”。
硕果累累好“丰”光。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秋天之美,什么都比不上“丰收”。截至上周,全市秋收工作顺利完成,秋粮收获面积591.07万亩,其中玉米收获面积556万亩。全市计划播种冬小麦面积502万亩,上周末也已基本完成。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冀衡农场,历经76载沧海桑田,借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风,依靠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全面发力,今年也迎来了重新擦亮招牌的第一个非比寻常的丰收季,创造了秋粮丰收的新纪录——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总产量400万公斤,向辛勤付出一年的新农人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开放合作,交流互鉴。新时代,随着衡水开放度、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友人把目光投向这座城市。他们或与衡水密切联系、交流,或在衡水就业、生活,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衡水的发展。德国人海口·弗格桑是深州市博洛尼智能科技(衡水)有限公司的生产厂长兼生产总监,已经在衡水工作了5年,凭借在精益管理方面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他为博洛尼(衡水)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美国密苏里州沃伦斯堡的中央密苏里大学应用数学教授海德负责衡水学院本科合作教育项目中高等代数和近世代数两科的教学任务,一年多时间里,他和衡水学院的师生成为了好朋友,也进一步了解了衡水、了解了中国。
攀高向新,永不止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衡水具体怎么干?上周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系列报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自1978年成立起,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以不断的创新创造矢志奋斗,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和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人才辈出、硕果累累的全国输电专业排头兵,推动了衡水乃至全国输电事业的发展。
丰收的主题依然在延续,新的萌芽也将在耕耘中茁壮成长。从夏天的丰饶走向秋天的丰硕,衡水儿女状态始终在线、脚步一往无前。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让我们披坚执锐大干一场,把更多更辉煌的胜利书写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