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追逐梦想接力奋斗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彦成
蓄力秋实,岁月迎丰。上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暨衡水发展讲坛第五十三讲成功举办,使全市党员干部对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把握,也更坚定了履职尽责、砥砺奋进的步伐。围绕我市文旅融合、特色产业、民生实事等领域的发展与成效,一系列见深度、有温度、显力度的报道见诸报端,生动描绘了文化引领发展、科技赋能未来的新时代画卷。
城市“烟火气”,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提高幸福指数、实现深层需求的坚实基础。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抓住“两重”“两新”政策机遇,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大会暨京津冀数实融合发展(衡水)大会在我市举行,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雄商高铁站前五标下部结构全部完成,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已完成汽车报废更新补贴6072辆车,家电以旧换新通过审核补贴3030万元,家装以旧换新通过审核174万元。在拓展“医养融合”服务领域,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共67家、床位数达8479张。本月,我市“最美安置房”晟泰家和小区将完成交付,可充分满足680户回迁户的安置需求。滏东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正全力推进,将有效助力发展赛事经济,打造商旅、体旅、教文旅等消费新场景……
贯通“产加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日,全市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暨品牌建设工作调度会强调,要提高农产品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本报围绕这一主题,在“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一线行”栏目推出系列访谈,介绍了饶阳县加速设施果蔬升级,开拓富民强县新路;枣强县打造“2+N”果蔬产业示范区,推动实现专业化、连片化发展。此外,“谷类红宝石”香透田间——枣强县台湾红藜丰收,大棚里“蔬”写金秋好“丰”景——枣强“减脂黄瓜”增收,饶阳县西张岗村:小村庄“捣蛋”捣出蛋鸡产业大版图,冀州区发展“菊花产业”打造富民增收新业态,“南蔗北种”根根甜——安平县后张庄特色种植助农增收……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市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正蓬勃发展,把更多乡村美丽风光、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去,让更多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产区,使农民丰收又增收。
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文旅产业日益成为特色显著的幸福产业。日前,大运河研学旅游联盟在我市发起成立,来自全国13个地区的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故城运河古邑、董子学村等精品研学线路,是“诗与远方”完美融合的范例,也是今后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上周召开的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市。乘着第二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的东风,武强县加速推动乐器产业协同创新,实现木版年画技艺“活态传承”;武邑县建成衡水野生动物园等3个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出生态、农耕和国学教育研学新路径;安平县叫响“网都行,冀中情”文旅品牌,提升红色景区软实力,形成了安平特色旅游线路;衡水湖景区以科技为支撑,以“研学万物”出圈,吸引一系列“潮玩”项目落地……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的千古吟唱,正在新时代变成现实。在追寻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编辑: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