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是积极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武邑县高位谋划、高标推动、高效实施,抓实抓细‘六大工程’,种好田间‘菜园子’,进军京津‘菜篮子’,全力推动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出形象、上水平。”近日,武邑县委书记耿伟平就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武邑县是传统果蔬种植大县。耿伟平介绍,围绕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他们坚持规划先行,制定《武邑县果蔬产业高品质示范区创建行动方案》,明确“3+2+1+N”(即提升三个园区、两个片区,新建一个高品质示范区,打造N个果蔬种植重点村)发展思路,加快实现果蔬产业“三提一扩”(即提形象、提品质、提效益、扩规模)发展目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出台《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创建扶持政策》,整合衔接资金2200万元用于示范区创建,争取上级资金560万元用于蔬菜加工和品牌建设。今年,又配套出台了《衡沧高品质蔬菜加工市级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品牌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蔬菜产业贷款贴息方案》等系列政策举措,形成政策支持矩阵,建立全链条支持体系,为创建提供有效支撑保障。同时,创新建立蔬菜产业经营者台账,逐人落实包联责任人,带着政策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通过抓好六大工程(基地建设、品质提升、科技助力、品牌塑造、园区培育和平台建设),武邑果蔬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耿伟平说。在基地建设方面,武邑县发挥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效益,共培育3家“河北省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3家被认定为“河北净菜”生产基地。今年6月,中央党校将武邑县确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预计每年提供果蔬600吨以上,有效扩大京津市场知名度。在品质提升方面,今年以来,已完成3270亩棚室改造提升,6家企业建成产品质量检测室,6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网上追溯体系建设,武邑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生产(蔬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科技助力方面,紧紧抓住人才第一要素,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联合成立高品质果树实验站,建成2家省级蔬菜科技创新驿站,与9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应用果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种植太空育种番茄20亩、耐寒西蓝花杂交制种100亩,引进推广葡萄、苹果、梨、桃等名优特品种20余种,完成新芽苗菜生产车间改造,新增生产能力1000万株/年。
武邑县着力在打造果蔬品牌上下功夫。耿伟平介绍,今年上半年成功申报6个“两品一标”绿色农产品,全县认证数量达16个。“武罗缘牌韭菜”入选“河北省精品蔬菜”百企名录,鑫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蔬菜基地”现场核准,武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评国家红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持续不断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武邑果蔬”的含绿量、认可度、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全县果蔬产品在京津市场销量4.79万吨,销售额8100万元,市场占有率0.85%,力争年内突破1%。在园区培育方面,目前,武邑县累计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家;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家,市级农业示范园区81家;国家示范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5家,数量质量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县域特色资源,每年举办枣花节、红梨文化节,在中央党校举办农特产品展销会,有效搭建对外展示窗口。今年,全省农民丰收节主会场设在武邑,武邑将再一次站在全省聚光灯下展示自身农业发展成果。积极构建农业电商平台,在武邑县电子商务中心开辟农产品电商中心,免费提供业务指导,培训电商主播。目前多家企业已入驻,年均销售农副产品50万件,产值2300余万元,实现“农产品+数字+创收”的新型农产品生产运营模式。
耿伟平表示,下半年,武邑将坚持三力齐发,推动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出规模、出成效、出亮点。加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提高全县果蔬生产和深加工水平,助力武邑果蔬产业链更长一步;办好农民丰收节、第三届红梨文化节,用好中央党校高端平台,打造农产品供京基地,持续放大武邑红梨、武罗缘韭菜等品牌影响力,推动武邑果蔬知名度更高一层;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助推武邑果蔬品质更优一级,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贡献武邑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