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的心头,都有一轮明月。三秋之半,皓月高悬,皎皎如玉,这便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了。
中秋节,这个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中秋之月的圆满,象征着人间的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千百年来,人们把这份情愫写进诗词歌赋,生发出喝桂花酒等传统习俗,融入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代代流传中,节日的文化底蕴更加醇厚。
中秋之夜,月光如水。无论你身处何地,那份对故乡的依恋、对幸福的追求之情总能触动心灵。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浓浓的中秋情结却恒久不变,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中独特的精神密码。
花好月圆,人间美满。人们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愿意为这样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每个家庭的团圆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正是国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团圆,团聚,团结,中秋节让人们从内心生发出对亲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并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年年明月夜,明月当此时。不同时代的人们总能从头顶的这轮明月中得启悟,演绎出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故事,升华成一种独特的时代精神。
这是“月是故乡明”的月。一个多月前,保定学院11名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任教的2024届毕业生集体启程,沿着前辈的足迹到西部教书。这是他们在千里之外的第一个中秋节。当他们长成沙漠中一株株坚韧的红柳,一定会发现,第二故乡的月一样皎洁动人,甚至散发出别样的清辉。
这是“披星戴月”的月。雄安新区的建设者群体中,有很多“雄安夫妻”。他们有的在“塔吊上的日与夜”里默默坚守,有的在项目建设工地上不舍昼夜地劳动,有的怀揣梦想携手激情奔跑。他们把自己叫“新雄安人”,而我们把他们称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这个中秋之夜,他们不妨稍稍停歇,与亲人、与所有的奋斗者,共此明月。
这是“九天揽月”的月。此刻,包括河北邯郸籍航天员李聪在内的神舟十八号乘组仍在中国空间站忙碌着。“神舟”巡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祝融”探火……一个个饱含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字,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志气和成就,也展示着新时代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这是“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勇毅前行,开辟美好未来需要奋力拼搏。让我们笃行不怠、奋楫争先,满怀豪情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保国生前有一次收拾行李准备去平山葫芦峪搞培训,爱人郭素萍提醒他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李保国却说:“在核桃园里过中秋节不更有诗意吗!”中秋节最美的底色,是家国情怀。将个人的梦想、家庭的幸福与时代的伟大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之拼搏奋斗,正是这个时代最具诗意的事情。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