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启新程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全义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匆匆步履中,我们走进了2024年的“下半场”。


每年的“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7月3日至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沧州市和衡水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7月5日,在收听收看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后,市长董晓航随即主持召开会议,落实省会议精神,分析研判今年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细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七一”前后,我市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活动,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座谈会,讲好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集中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表扬100名“乡村振兴领头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


当前,全省正持续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上周本报报道的安平县“平民英雄”赵成龙深井救人事迹感动了无数读者。他的事迹展现了燕赵儿女助人为乐的风采,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也为我市这片“道德高地”增添了又一生动实例。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扬帆。7月1日起,本报年度组织策划的重头活动之一“县域采风一线行”正式启动。社长、总编辑亲自带领记者组成全媒体报道团队深入基层一线,以党媒视角记录新变化、展现新亮点,全面反映各县市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助力衡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周专栏刊发《杏梅香里说丰年 听取“新”声一片》《满目青翠诗画景 古韵新风看故城》两篇文章,生动全面地展示了阜城、故城两地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创新创造、典型事例和精彩故事,引发强烈反响。


上周,本报重点报道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国道G240保台公路姚庄桥主线正式建成通车。作为备受瞩目的灾后恢复重建“一号工程”,该项目创下多项纪录:全省单体投资最大、项目审批最快、开工建设最早、建设周期最短……


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笃行启新程。在上半年总结收官、下半年起步推进的关键时期,我市各级各部门奋楫扬帆、鼓足干劲向前冲:冀州区利用全链数字化溯源技术,助力果蔬产业发展,打造“京南菜篮子”;滨湖新区创新形式开展“政府服务体验馆”活动,国网桃城区供电公司助力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暑期来临,深州市夏季甜蜜文化趣游、武邑县林下消暑游、阜城县“清凉一夏奔‘阜’而来”3条线路入选全省“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让我们背上行囊,远离炎热喧嚣,开启一场清凉之旅。


服务企业促发展,扩大就业惠民生。日前,2024衡水市“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专场大型线下招聘会启动。首场活动中,全市147家重点企业提供583个行业优质岗位,4500余名求职者入场求职,提前点燃暑期求职热点。


7月,是冲刺的起点,也是收获的前奏,让我们靠实干增强信心,用奋斗凝聚力量,用汗水和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编辑: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