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是以岭德衡中西医结合医院落户故城两周年院庆日,该院特别邀请总院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杨胜利主任、脑血管病科王建华主任、消化科严晓红主任等专家前来,以培训授课的方式为院庆助力加油。下午院庆活动结束后,专家们乘车准备离衡返石之际,急诊科传来一则消息:一名患者急性胸痛入院,需迅速准备手术。杨胜利当即下车,前往急诊会诊……
“杨教授,您不是已经走了吗?怎么回来了?”急诊科值班医师问。
杨胜利一摆手,说:“病人情况怎么样?安排心电图、彩超、CT了吗?”
经了解,患者系故城本地某村人,男,56岁,两天前活动劳累出现胸部不适、胸闷2天,活动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可缓解,伴全身乏力,间断头晕发作,偶有心悸。今天发觉不适感加重,急忙在家人陪同下来医院挂了急诊。值班医师迅速按“胸痛”症状启动流程,除通知相关心内专家前来会诊外,急救、麻醉、导管室等各急救环节人员在五分钟内紧急集合在岗,把抢救时间尽量缩短。这也是该院近来一直推进的胸痛绿色通道制度。
每一秒钟都关系到胸痛患者的安危!
而海归知名心血管病及介入专家杨胜利主任的出现,也让在场医务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他的指挥下,术前工作迅速开展,每个人各司其职,患者的检查报告也在第一时间出来了。“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知导管室准备吧!”杨胜利仅看了一眼结果,便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导管室内,经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的左主干血管末端可见约20%局限性狭窄,累及左前降支,其开口至中段可见弥漫性狭窄,最严重的地方约90%狭窄,左回旋支:中段管腔不规则,远端可见弥漫性狭窄,最重约85%。除此之外,右冠状动脉中段有斑块影,这是明显的双支病变。
杨胜利教授(左二)坐镇手术中
经过与患者家属简短的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后,杨胜利亲自坐镇指挥,将一枚小小的支架迅速平稳地植入到血管狭窄处,支架打开,血管畅通,血流瞬间正常,危险警报立刻解除!患者家属获悉,连说“太好了,太好了!”
这一幕就是记者在以岭德衡医院院庆现场的见闻。
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胸痛患者就在你我身旁,做好胸痛患者管理、追求医疗技术精益求精、预防猝死的发生是每一位心血管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杨胜利副院长说:“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 数分钟内即可能进展为心跳呼吸骤停。此次案例的成功抢救,体现了我们以岭德衡医院通过两年来的大练兵,具备了技术过硬、训练有素和高效配合的综合素质,每个环节的应急处理和无缝连接,能为抢救患者开辟出高效救治的生命通道。同时提醒大家,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病人日常要注意把血压、血糖控制好,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有助降低心梗的发生几率。 一旦发现胸痛,胸闷,且持续20分钟以上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对一名医者而言,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忙于何事,只要眼前出现患者,都会放下一切,迅速出手,这就是白衣天使的使命!无论是以岭德衡医院,还是它的总部河北以岭医院,这里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心系患者、肩担重责,用一颗医者大爱的心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 高艳争
医师简介
杨胜利 主任医师
心血管病科专家
海归知名心血管病及介入专家
河北以岭络病健康管理集团首席专家
河北以岭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和心血管疾病疑难杂危急重症的诊疗和抢救。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是复杂冠心病(左主干、分叉、CTO、弥漫迂曲多支、钙化及合并多种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副主任(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301)三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原心内科副主任(负责人)。国家心血管介入培训(冠脉介入)资深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脏学会、中国微循环学会、北京心脏学会和北京医师协会胸痛分会等理事,中国老年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晕厥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学和北京市胸痛中心联盟等专委会委员。EAPCI、HFA等委员。中国武警部队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灾害救援医学、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心血管康复医学和Cardiology and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等10余种国内外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2009年公派赴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专家执业并专攻PCI技术 1年。
从事心血管病及介入诊疗技术30余年,累计完成冠脉介入1.5万余例,特擅长复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在国内首先研究并提出CRP是ACS的危险因子,首先应用Szabo技术治疗冠脉口部病变。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心血管病精准诊疗手册》等专著4部、副主编5部及参编专著10余部。负责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并负责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全国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及成果奖10余项、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2次。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桡动脉压迫止血器”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