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衡水市气象台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饶阳县、深州市、武强县、武邑县、阜城县、故城县已经出现中度气象干旱,预计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过程,上述县市(除故城县外)气象干旱等级将发展至重度。
为保障抗高温抗干旱、保夏播工作有序开展,我市气象部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积极抢抓时机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同时各县市区积极展开应对,充分发挥水利、农业农村、电力等部门职能,做好水量调度、农业技术指导、电力供应等工作,力求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
6月18日,在阜城县古城镇齐门村玉米农田里,一台正在隆隆作业的抽水泵突然“哑”了,一条条输水浇地的水龙带也瘪了下来。“水跟不上,刚播种的200亩玉米就怕出不好了。”这可急坏了种粮大户李兴华。他急忙拿起电话联系了古城镇“三夏”服务小分队负责人。小分队立即组织供电所职工来到现场,从附近的变压器一直巡查到抽水泵,更换了线路和保险丝,不到半个小时便排除了故障,抽水泵又恢复了正常作业。为应对高温干旱,阜城县积极行动、多方联动,保障夏粮播种稳步推进。10个乡镇成立18支“三夏”服务小分队,每天不停的穿梭在乡间,共同应对用电、用水等突发情况。此外,农业部门备齐农资,进行节水宣传,由原来的大畦改为小畦,大水漫灌改为水龙带快浇,适合玉米播种即可。水利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引水,目前3000万立方米存蓄地表水全部用于灌溉。气象部门通过农村应急大喇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为夏粮播种提供及时高效的气象服务。
面对高温“烤”验,景县全面开启抗旱保夏播行动。6月17日,在景县龙华镇志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多亩成方连片的农田里,多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播种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按照设定的行距和株距有序播种。合作社负责人高志清正忙着组织人员给刚播种的地块浇水,个个挥汗如雨。“我们采用播种一块、浇水一块的方式。播种早的地块已经出苗了,还有个四五十亩地就全部播种完了。地种上了,心里也踏实了。”高志清说,面对连续高温,一开始很担心播种无法进行,多亏县里农技人员来指导,还给协调来智能播种机械,提高了播种的精度和质量。夏种开始以来,景县共出动玉米播种机2800余台,组织种植户进行抢播抢种。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土壤墒情,分类指导农户抢抓农时,造墒播种,保证玉米出苗率。同时,充分利用沟渠、机井、河道等水利设施,做好灌溉供水保障,最大限度做好收获一块、灌溉一块、抢种一块。截至目前,当地已夏播面积86.6万亩,占计划93.8%,预计再有3天时间可全部完成播种。
“这天儿真是太热了,种子撒下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在安平县南王庄镇东河町村,望着脚下干旱的土地,村民李会乐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正当村民们一筹莫展之际,几位农技人员出现在了田边,他们是针对高温干旱天气为大家提供夏播夏管技术指导的。“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灌溉。县里已经协调同意开放引流河渠坑塘蓄水,全力保障夏播使用。沟渠浇水每亩浇60立方米左右的水就可以,喷灌、滴灌有四五十立方米就可以了。另外,高温干旱也会发生病虫草害,要及时施药预防……”用随身带来的仪器检墒情后,带队的安平县农业农村局生产科长王亚芝说。据悉,安平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了8支包乡村“三夏”技术服务队,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各乡镇夏收夏种。并公布了服务农业农村局热线电话及3家维修网点服务电话,不间断提供组织协调和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服务。
6月份以来,缺少有效降雨,加之持续高温影响,深州市夏粮播种工作进度较慢。深州市水利、气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根据墒情、农情,第一时间启动干旱应急预案,协调石津灌区管理部门,科学引调地表水,既能有效应对旱情保障夏播,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本轮引调水从6月16日开始,将引水1000万立方米左右,预计灌溉农田6万亩,可有效助力当地抗旱保夏播。目前已引水42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5万亩。”深州市魏桥管理处高古庄灌溉站负责人魏建良说。
6月中旬,也是设施果蔬夏季管理的关键期。在饶阳县衡健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内,一排排的阳光玫瑰长势喜人。“阳光玫瑰特别怕高温,为此我们采取喷洒降温剂、对葡萄滴灌、葡萄树下行间生草的方式,改变区域内小气候,调节棚内温度。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合作社负责人艾建立说。作为饶阳县特聘农技员,艾建立在经营合作社的同时,还负责包村指导,虽然名义上是包八个村,其实远不止这些。一些种植户虽然不在所包之列,但对他们的需求艾建立也是有求必应。近期,为消除高温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饶阳县农业局采取积极措施,选派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对接所包村镇种植户,开展“菜单式”服务,及时指导农户对农作物采用覆盖遮阳网、加强浇水、加强通风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密切关注高温、风雹等极端天气,利用微信群、电话、视频、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科学防范,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
摄影: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