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争朝夕 奋斗实干正当时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张敬果


春潮涌动处,发展奋进时。


三月的湖城,万物复苏、草木初萌,全市上下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各行各业正铆足实干劲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跑出“加速度”,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翻阅上周的报纸,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成为一大亮点。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我市积极抢抓战略机遇,累计承接京津5000万元以上项目161个,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21家;石济客专开通运行,邢衡高速、石衡高速以及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先后建成通车,雄商高铁、石衡沧港城际等项目加紧实施;蔬菜在京年销售量约50万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并成功进入天津5大农产品批发市场;雄安衡水协作区五个产业园共实施服务配套雄安新区项目124个,总投资581.32亿元……面向未来,市委书记吴晓华在全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融入和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贡献衡水力量、展现衡水作为。市长董晓航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加快建设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基地、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京津周末休闲重要目的地,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争先进位、勇闯新路。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带动后势。上一周,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地下水压采、项目建设等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抢先抓早争主动,全力以赴谋发展、促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开年即开工,项目热潮涌。2月28日,我市举行2024年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项目129个,总投资304.25亿元。吴晓华、董晓航等市领导分赴联系县市区对开工项目进行现场督导,强调要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抢抓春季施工的黄金期,争分夺秒加快推进,迅速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持续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特色产业专项对接、县域专场对接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支持力度。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394.20亿元,创历史新高。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实施“项目长”责任制,对大项目进行“一对一”用电指导,为项目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营造良好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我市创新12315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让消费者的烦心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市人社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工伤鉴定暖民心”实践活动,对特殊工伤职工特事特办,让工作人员“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冀州区交运局持续打造“流程更简、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政务环境,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群众办事的常态;桃城区人社局主办“创享桃城”招聘会,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20人……连日来,各级各部门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市场监管、信用建设、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总结盘点鼓干劲,谋篇布局启新程。我市去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今年将继续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跨越式进步,今年将着力推动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衡水卫生健康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衡水湖新春研学吸引京津游客近4.5万人,今年将持续培育构建研学旅游全产业链条,打造全国知名的研学品牌……


从春天出发,步伐坚定有力。站在新征程上,衡水正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加速的奋进姿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阔步向前。


编辑: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