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清晨,天光逐渐放晴,太阳冲破严寒与雾气,照在饶阳县合方村连片的大棚上,泛起缕缕银光。


“大姐,来来来,赶紧把这个苗子接一下!”


“三子,管道铺好了,准备浇水去吧。”


上午9点左右,村民吴振铎的大棚里人声鼎沸,运苗、栽苗、铺管道、浇水……吴振铎与赶来帮忙的老乡们有条不紊的忙活着。今天,他计划把家里的8亩大棚西红柿全部栽完。


时间不等人,为了这一季的西红柿能有个好收成,吴振铎一家已经辛苦忙碌了3个多月,施肥、深耕、覆膜……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去年8月份的超强洪水,冲垮了老吴家的4个大棚,连带着一季的收成也化为泡影。“又心疼,又迷茫”,提起当时的情景,老吴的语气都暗淡了几分。可喜的是,县里的灾后重建帮扶政策及时跟进,很快就让他燃起重建大棚的信心。老吴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这一季种好!”  


在灾后重建帮扶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下,吴振铎不仅抢抓时机修复了垮塌的4个大棚,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大棚,支柱的埋藏深度、钢丝的弯曲弧度、成本的有效控制……都在指导的范围内。最为关键的是,占地两亩半的新棚选用了透光性能更好的日光膜。“透光好,升温就快。让苗子在更温暖的环境中生长,能早挂果呢!”对于这座新棚,老吴寄予厚望。“先尝试一下,看看升温效果和挂果情况。”老吴说,如果效果好,他打算明年把其它几个棚的膜都换掉。


“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把苗子栽完。”吴振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早一天栽完,就能早一天进行后续管理。老吴满满的干劲儿,一方面源于二十多年的棚菜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还源于品质上乘的种苗。“以前的西红柿苗都是自己育,经常出现参差不齐或者中途染病的情况,也只能硬着头皮栽上,对产量影响很大。最近几年,县里建了好几个专业育苗场,可解决了俺们的育苗难题。看,我买的这个苗,又匀称又壮实,拉回来就能直接栽,省时省力成活率还高。”吴振铎边说边推起了送苗的小车。


下午两点多,栽完最后一个大棚,吴振铎一家还要继续忙着浇水、覆膜等后续工作。“五一前后,这茬西红柿就熟了,希望能够卖个好价钱。”环顾绿意盈盈的大棚,老吴满眼笑意。他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腰背,然后拉起水管,大步向前走去。


见习记者 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