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信心 铿锵前行 用奋斗拥抱2024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信志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告别2023,迎来2024。气温回暖的湖城大地,激荡着向上的力量,涌动着奋斗的激情,澎湃着实干的浪潮。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打好年底“收官战”,确保实现新年“开门红”。
坚定信心稳中求进,昂扬奋发争先进位。上周,市委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要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向上突围。部分与会同志、党员群众畅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表示将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本报刊发系列评论,激励全市上下争先进位、勇闯新路,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上周召开的我市城市更新工作汇报会指出,要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2023年,主城区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万个,提前并超额完成市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全市760所中小学校全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微改革”,覆盖中小学生76.5万人,共计自编自创健身操330余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市134个社区实现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全覆盖。
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步履铿锵行。2023年,我市共投入各级衔接资金7.52亿元,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衡水市绿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会成立,助力我市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和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景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种植模式,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户增收。桃城区邓庄镇掀起农田水利建设和村庄清洁行动热潮,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故城县倾力打造三个市级党建示范区,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衡水高新区大麻森乡连续九年举办“农民村晚”,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村晚”舞台。“农民当主角、歌唱新时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时代样本。
冬日的衡水湖水鸟翔集,景色如画。2023年12月25日,2023衡水湖首届观鸟大赛启幕,爱鸟人士手持“长枪短炮”,在冰封的湖上捕捉精彩瞬间。12月26日,志愿者到衡水湖畔,为越冬候鸟送去“补给”。日前,全市6条(个)河湖入选全省首批幸福河湖名单,衡水湖被确定为典型示范河湖。在这里,首次发现“三有”保护动物长尾鸭,衡水湖鸟类记录增至334种。
聚焦上周报道,喜事连连。“学习强国”衡水学习平台推荐的短视频《航拍中邢疃村》,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评为2023年航拍“我的美丽家乡”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作品,衡水学习平台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第30届衡水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成果丰硕,我市58名师生获得省级荣誉,10名同学获得全国荣誉,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新华书店被授予“组织特等奖”,6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教师特等奖。我市在“德龙杯”第五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2银7铜,市文广旅局荣获“最佳组织奖”。枣强县获评河北地方特色十大美食之乡的“衡水枣强熏肉之乡”称号;衡水老白干、老景官、北贡、志兴斋、聿缘堂和甘陵春6个品牌被认定为首批“河北老字号”……一项项闪亮的荣誉,为衡水增光添彩。
岁月更始,向新而行。元旦假日前夕,市文广旅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市场监管局、市交警支队分别发布安全文明旅游提示、消防安全提示、特殊食品消费警示、假期出行提醒。元旦联欢会、诗歌朗诵会、文艺汇演、包饺子活动……我市部分单位、社区、学校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安全文明的浓厚节日气氛。
2024年1月1日,衡水日报推出精心制作的“元旦专刊”,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以通版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呈现湖城大地在2023年走过的难忘历程。踏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让我们满怀信心,铿锵前行,用不懈奋斗书写衡水更加美好的明天!衡水日报将一如既往,为全市发展弦歌不辍,也祝愿读者朋友们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福暖四季、顺遂安康!
编辑: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