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周窝村依托乐器产业,打造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音乐小镇,为农家生活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色,让村庄、村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音乐“塑”周窝 农家气象新

本报记者 刘彦成 赵栋 胡昕



    武强县周窝镇周窝村,跟人们印象中华北平原上普通村庄相比,气质上有些不同。


  傍晚,68岁的村民陈凤霞和几个或从蔬菜大棚收工、或从乐器车间下班的伙伴,人手一支萨克斯,像往常一样聚到村口。大家默契地对了对眼神,《小城故事》的乐曲响起,优美的旋律缓缓流淌……


  不远处,夕阳将余晖洒在巨大的金色小提琴雕塑上,“周窝音乐小镇”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文化墙上“因为音乐,任何冷僻之地都繁花似锦”的标语,仿佛在讲述着音乐改变生活的故事。


  放下锄头造起乐器

  周窝村的“营生”变了


  周窝村不大,人口不到千人,曾是个传统的农业村。有人说,一看周窝这个“窝”字,就联想到了闭塞、落后。


  放下锄头鼓弄起乐器,源于30多年前周窝人抓住的一次机遇。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村民陈学孔看到商机,带着学到的乐器制造技术回村。1989年,他与村民周国芳合作,成立了武强县第一家乐器厂。30余年的发展,当初的小乐器厂,变成了年产值4.26亿元、年产西洋管乐器100万件的金音乐器集团。


  金音乐器集团的发展,让周窝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三分之一的村民都在集团上班。他们从田间走进车间,造起了长笛、萨克斯、单双簧管等100多种乐器。


  然而,产业发展起来了,陈学孔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周窝硬件条件差,很多外地客户不看好,企业专业人才也难留住。只做乐器厂,带动的范围还是太小了。”


  2011年,我市决心拉长乐器产业链。武强县抢抓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在周窝村打造融乐器生产、音乐研学、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音乐小镇。很快,这里有了80多套利用闲置小院打造的特色民宿、咖啡屋、乐器体验馆,还新建了世界乐器博物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等场馆。


  音乐小镇一经触碰市场,立刻引起巨大反响。2012年8月,小镇举办第一次吉他音乐节,一下子来了十几万人。


  一场场艺术活动依次举办,一家家文化机构相继落户……周窝音乐小镇频频见诸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一下子红得发紫。欣赏艺术家演出、看农民玩乐器、体验西洋乐器、住民宿尝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特别是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


  近年来,周窝村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音乐创作、乐器销售、乡村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壮大。2019年,周窝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2年,周窝音乐小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品牌。


  音乐让周窝村出名了,也让周窝人变富了,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至2.5万元。周窝音乐小镇项目还带动周边西辛庄、李封庄等6个村3000余人实现就业。


  11月11日晚,周窝村再登央视。在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中,央视主持人鲁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影视演员林允来到周窝村,聆听北方田野上的动人旋律。在深度体验后,陈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周窝村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村庄,它的视野可以放大到世界。这种开放的格局,给大家的就业、创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学起五线谱吹起萨克斯

  周窝人的“精气神”变了


  “我是第三次来周窝旅游了,既能享受乡村生活,又能在音乐中徜徉。”石家庄游客杨国栋说,“特别是这里的村民,‘精气神’都不一样。”


  “几个人拿起乐器,就能办个小型音乐会。”村民韩强自豪地说,“在周窝村,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玩乐器,都能露一手。”


  由于家中大多有人在金音乐器集团上班,村民天天和乐器打交道,也渐渐成了音乐爱好者。茶余饭后、农闲之时,村民们不再喝酒划拳、搓麻打牌,而是三五成群练习演奏乐器。


  在周窝村十字街口,63岁的郭玉管正手捧萨克斯,吹奏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她在金音集团干了20年乐器抛光,退休后学习五线谱、练习萨克斯,成了周窝村的“音乐名人”。她说:“平时吹一吹,一吹就精神,玩儿音乐比打麻将强多啦!”因为萨克斯吹奏水平高,大家都叫她“郭老师”。


  一开始,郭玉管不好意思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感觉乐器不是咱庄稼人玩儿的东西。后来,南来北往的人见多了,自己的萨克斯技术也过关了,心里才慢慢有了底。”


  如今,郭玉管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给游客吹奏刚学会的曲子。“游客们说来一曲,咱也不扭捏。来一曲就来一曲,这是展示咱周窝人形象的好机会。”


  音乐,让乡亲们更自信更快乐。在这里,除了“郭老师”,还有“张老师”“赵老师”“李老师”……


  “我们已经离不开音乐了。”周窝村74岁的小军鼓鼓手郭贵尚说,“每天不动乐器,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村里的农民西洋乐队和“大男孩”摇滚组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演出,带动了本土农民演艺事业的发展。


  “在旺季,村里每天都有几千名游客,不仅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还开拓了村民的视野。”周窝村村委会主任周志学说。


  参观完周窝音乐小镇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宋伟龙有着自己的思考。“周窝村以前相对封闭,因为音乐发生了变化,带动了农村与外界的交流。”宋伟龙说,“村民们见了世面,有了自信,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精神状态都发生了转变。这样,他们就能以激昂向上的状态,去登上更大的舞台。”


  农业梦想与音乐梦想碰撞


  周窝“从皮到瓤”都变了


  在周窝村北,有一处“网红打卡墙”。近万片鱼形木板组成几十米长的“巨龙”爬满整面墙,每一片都有着与音乐有关的图案和文字。


  这是2013年乡村艺术节举办期间,国外艺术家团队带领村民一起创作的。“这是村民展示自我的舞台。”周窝音乐小镇游客中心工作人员葛杏丽说,“很多游客经过这里,都会为村子独具一格的面貌点赞。”


  一纵一横两条主街,将周窝村分成了和、谐、富、国四个区。小镇建设起步时,在改造中就特别注意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留乡土面貌。行走于朴拙的巷陌间,色彩鲜明的音乐元素、艺术涂鸦随处可见。


  音乐文化与乡村气息碰撞交融,塑造出周窝村独特的气质。老辈人留下的淳朴乡风,音乐浸润出的现代文明,也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早在1955年,周窝村便克服阻力建公墓,率先使用“活底棺”,丧事简办,破除攀比陋习。“一口棺材送走百位老人”的故事,至今还在十里八乡流传。


  随着周窝音乐小镇的全面发展,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建起流动“大锅台”,制定村规民约,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村里还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弘扬文明新风。2021年,周窝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四川省遂宁市手工吉他制造师彭科飞,11年前来周窝村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早已把根深扎在这里。“在周窝,我从没见过人们吵架、闹别扭。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主动帮助我。乡亲们说,来了周窝村,就是一家人。”


  音乐融入周窝村民的生活,为这个传统的农业村带来了浓郁的文化味儿。


  2018年,周窝音乐小镇有了自己的书屋——赋格书苑。2020年,衡水市图书馆把服务驿站也放在了这里。品种繁多的图书和有声电子书,让村民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村民周建增作了一首打油诗:“赋格书苑真是好,能看书籍能读报。农民走在新时代,和美生活把手招。”


  今年,周窝镇在村里组织“耕读传家乡村读书活动”,引来不少村民和游客参与。北京游客张鹏飞惊讶于村民们对书籍的深刻理解,逢人就说“周窝的农民不简单”。


  平时,周窝村也经常组织村民交流读书体会。大家结合书上的例子,评说身边的各类事情。人们嘴里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文明风尚、现代生活。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窝村民。谈到这一点,陈学孔感触颇深:“因为文化,乡亲们的处事方式、世界观都不一样了。这里虽然还叫小镇,其实从外到内、从皮到瓤都在改变。”


  “既要口袋足,更要精神富。”周窝镇党委书记高少华说,“基于文化、文明的富有,才是乡亲们长久的富有。越来越厚重的文化积淀,必将支撑着周窝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成长。”


  周窝村,这个二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因为音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世代延续的农业梦想,因时而生的音乐梦想,二者交织碰撞,在平原上演奏出催人奋进的交响乐章。


  专家点评:


  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文化是周窝村发展的“底牌”,也是最可期的优势和动能。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跃动的音符奏响了周窝文明曲。在周窝人身上,升腾着求新求变、向上向善、自强自信的精神特质和道德遵循。


  周窝音乐小镇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路径。振兴起来的农村、富足起来的农民,就应该是这样。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公共事务主任 桂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