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衡水市金融保险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金融保险部门在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贴心周到的金融服务和保险支持,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洪涝灾情发生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衡水监管分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防汛抗灾救灾和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银行业优化金融服务,完善续贷政策安排,适当减免服务收费项目,进一步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力度;指导保险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建立保险查勘理赔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切实做到应赔尽赔快赔,保证受灾地区保险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我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大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服务,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服务民生的务实之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金融答卷”。


洪涝灾害发生后,衡水银行快速响应、立即部署,把做好防汛救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立即对灾区受灾情况开展调研并迅速制定措施,加大支持灾后重建及恢复生产经营信贷资金供给力度,了解受灾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针对受灾情影响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情况,衡水银行推出了“救灾应急贷”产品,并建立快速审批绿色通道,确保优先受理、优先审批,通过前中后台密切配合,加大统筹协调,优化环节流程,提升办贷效率,确保高效服务。目前,已受理农户救灾应急贷款申请56笔,总金额1432万元。下一步,衡水银行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灾后重建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切实发挥好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


特事特办,金融服务有速度。灾情发生后,邮储银行衡水市分行快速响应、主动作为,组织辖内支行积极做好抗汛救灾工作,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解难纾困,助力生产生活“速恢复”。在简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的同时,为灾后重建客户精准匹配极速贷、大棚种植产业贷等产品,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等纾困政策,保障金融支持连续性,缓解客户资金压力,支持灾后重建。自8月份以来,邮储银行衡水市分行向受灾区饶阳县、武强县、安平县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1650笔,金额1.75亿元;发放小企业经营性贷款230笔,金额1.2亿元。饶阳县支行作为社保卡合作银行,加班加点争取最快速度优先办理受灾补偿金发放业务。自8月份以来,共代发受灾救助和滞洪区补贴款项约4000万元,换发社保卡1305余张,全力满足受灾客户基础金融需求,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我市保险行业积极响应上级监管部门“快处快赔,应赔尽赔”的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抢险救援、查勘定损、保险预赔付等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此次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人保财险衡水分公司将大灾理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公司成立了大灾理赔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启动了大灾理赔应急预案,简化理赔流程和理赔手续,增设接报案临时网点,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先后安排75辆查勘车、357名员工参与全市大灾理赔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赶赴受灾最为严重的饶阳县支援理赔工作,并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勘测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灾情;积极开展预赔付工作。截至目前,“杜苏芮”灾害赔案已全部赔付完成,累计处理赔案2842件,支付赔款1.62亿元,涉及受损车辆1221辆、受灾农户3.25万户。同时,为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公司先后向受灾县区捐赠抽水机110台。下一步,人保财险衡水分公司将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有序扩大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等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防止群众因灾返贫。


初心如磐担使命,重任千钧再出发。一项项饱含为民的金融服务和保险举措,助力我市受灾地区生产有序恢复、产业蓄力发展、生活重拾“烟火气”。我市金融保险部门将持续用“快、足、稳”的信贷支持和“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及时赔付”的一揽子服务,按下支持灾后重建“快进键”,以坚实的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原标题:《我市金融保险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服务“不断档” 保险赔付“全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