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第五小学的两名小同学正在固定葫芦。


凉爽的秋风吹过藤蔓,黄绿相间的叶子飒飒作响,沉甸甸的葫芦随风轻轻摇摆,孩子们在葫芦藤下一边积极劳动,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商量着葫芦摘下来后,在上面制作什么样的图案。这是国庆节前安平县第五小学的一堂劳动实践课上的场景。


安平县第五小学把“自然”搬进课堂,将生态教育与劳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为同学们建立安全、有趣、互动性强的“第二学习空间”,让同学们置身于自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交流,并把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与劳动融合,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落实。


两名同学在石榴树下合影。


“我们都特别喜欢上劳动实践课,从种下一粒粒种子,到看着各种小苗苗从土里钻出来,一点点长高,我们帮它们松土、拔草、捉虫,直到长成大葫芦、胡萝卜、白菜等,我们别提多开心了!”四年级四班的马诺语同学自豪地笑着说。通过劳动实践课,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明白了很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真正体会到‘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美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们全方面发展。”安平县第五小学庞晓红校长在谈到劳动实践课的意义时这样说。


两名男同学商量着葫芦摘下来后制作什么图案。


同学们在劳动实践课上展示收获。


图片由赵丹阳、张旭烨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