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一年中最集中的果实成熟期,也是享受美食的最好季节。说起秋季的美食,我不免想起了家乡的莲藕。


俗话说:“夏采莲子秋挖藕。”记忆中,奶奶总是在夏末秋初带着我和弟弟去荷塘挖莲藕。荷塘离家不远,我们挎着篮子,一路高歌,连走带跳。走进荷塘,我们在浅水边顺着荷叶慢慢下水,用手顺着探到的莲藕挖下去,慢慢晃动,当莲藕不再坚持开始松动时,我们知道大功告成了,这时可以直接提上水面,当然对“顽固分子”,直接掰断。每每过了晌午去挖,到傍晚才满载而归。回来与去时心情不同,如果说,去时有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兴致,那回来时便有陶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满足感。用力气换取果实,这样活得踏实,一天也没白过,农人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淳朴。


篮子里洗得白白净净的莲藕很馋人,走在路上我和弟弟便迫不及待地生吃了。莲藕清脆汁多,咬起来咯吱咯吱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有水果和蔬菜,很难在摘下的片刻吃下去,那种果实到了生命尽头但细胞还鲜活的甘美是离开土地之后很难感受到的,这也是无论多快的快递都无法解决的。


回到家,奶奶麻利地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片焯水,捞出后加上生抽、米醋、白糖和盐,搅拌一下,装盘上桌。莲藕薄如蝉翼,堆积一碟,宛如一盘艺术品!细细品尝,口感脆爽,清香中略一丝隐隐的苦味,香而不腻,清新自然。


莲藕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秋季是吃藕的佳季:此时的莲藕藕茎粗壮、饱满,质地坚实,口感更佳。莲藕吃法很多,除了生吃和凉拌这种狂放的吃法,还有淡雅型和浓郁型,如做成糯米藕、藕粉、藕盒、猪骨炖莲藕等等。古人中爱莲藕者不胜枚举,宋朝姚勉的《谢田贤良送莲藕》中写道:“京陌尘埃渴肺肠,莲藕分惠带湖香”,明朝范景文也有:“曾笑圆方竹,而今竹藕丝”。从古至今,人们对莲藕情有独钟,且视为舌尖美食。


在我对往事的回忆中,总也少不了一盘香甜的糯米藕,这也是奶奶的拿手菜。每年秋季吃糯米藕,奶奶都会早起泡糯米。泡发的糯米如一个个白胖子,挨挨挤挤。藕取中间最粗的一段去皮洗净,切下一端一寸左右。接下来就是往藕孔里灌泡胀的糯米了,一边灌一边墩实,这时的糯米和藕不再是藕断丝连,而是如胶似漆。糯米灌满藕孔后,切下的那一端作为封口,再用细竹固定,下水开煮。待藕转色后,加冰糖、蜂蜜、红枣。出锅冷却后切成薄片,装盘后淋上汤汁,就可以上桌了。藕似白玉玲珑多孔,米如珍珠镶嵌其中。瞧着糯米藕,“矜持”这个词从人生字典里短暂消失,甚至置筷子不顾,直接上手。糯米藕甘醇厚重,甜而不腻,苏而不软,糯而不粘,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莲藕不仅口感好,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民间素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消淤血,解暑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那一节节“中通外直”的莲藕可谓是大自然馈赠的佳品。


时光可以带走岁月,却带不走记忆中的味道。一道道莲藕小菜,总能在秋日的舌尖上,捡拾起一段段温馨的旧时光,犒劳我现时的晨昏。


作者:李晨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