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雨季来临时,雨总是骤然而至又狂泻直下的。雨中的衡水湖,也更与众不同。那是一幅天然的画卷,美得让人心醉神迷。那如丝如绸的雨幕,那晶莹剔透的雨珠,那翠绿欲滴的柳枝,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若你“有幸”被淋在雨中,正行于湖边,你会被这里的景色所征服。
一
若以诗之情境来诠释雨中湖面,则浩渺而又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出灰蒙蒙的天空和迷蒙的雨丝。周围的柳树被雨水润泽得楚楚动人,如舞动的翠翼。
那柳丝的轻曼,也如湖水的柔波,在雨中世界,构成诗意的画面。飞翔于衡水湖的水鸟,于细雨时,似乎也迷情于这湖水的温柔,它们低翔在湖面上,偶尔俯下击起点点水波,若即若离;若遇“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大雨,水鸟则又是“翻飞近人迹”向人多处聚来的另一番景象。
而不论雨之急缓,因着雨丝的别样风情,湖面涟漪漾出诗意的平仄,让衡水湖水天染作一色,带着江南的温婉,又不失“华北平原一明珠”的恢弘浩荡。
雨点打在湖面上,激起一波波微澜,并悄然扩散入水,连累倒映的天空云彩,随着雨点的击打破碎,化作湖面漂浮的水纹。而你则仿佛化身为一位流浪的诗人,将心事融入雨中,流淌在衡水湖的每一个角落。凝视湖面,却又无暇用言语来表达衡水湖的自然神奇,只能沉浸在这份感动中,感激这场雨,聆听雨丝写出来的字字句句。
说衡水湖是一部《诗经》,又有谁来纷争呢?
二
若以画之写意来观雨中衡水湖,则婉约而深远。细雨时,雨丝如笔,湖面如纸,那缠绵如帘的雨珠、那温良恭俭让的柳丝随风抚雨,那各色花儿躲在大树下的窘情,则是一幅幅卷动的长画,是一篇篇在雨中永远不会完稿的写意或工笔。
若有风卷暴雨,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便也渲染出一种别样的美。雨点打在湖面,才有朵朵水花荡漾,湖面好像堆起好多微笑。而那种微妙的律动,兼有雨点入水的轻灵,又让人心痒得想多画上几笔。
然而,只要是雨中,湖面云影、树影、鸟影,交织错落,让衡水湖的轮廓在雨中显得朦胧,像蒙上了淡淡轻纱。你看那远处的湖心岛,被雨水浸染出“湖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的画像;你看那近处的荷叶,被风抚弄着,有“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的缺憾;你看那湖面上被雨水击打溅起来的水滴,跳跃不服的倔强……那不都是停不下来的画笔么?
远处眺望,湖中倒映着天空的云彩,时而清晰,时而缥缈,恍若仙女琼阁的镜像。所以,说雨中的衡水湖,是一幅不停流动且不断更新的画卷并不为过。
三
若以琴瑟合奏来听衡水湖,则先有雨轻轻落在湖面上,如琴弦轻拨,漾起环环微波;之后则有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轻轻摇晃着这片碧绿的湖泊;后又变作疾风骤雨般猛击在湖面上,如同古老的战鼓,敲击出千年水兵训练的回放。
忽大忽小的雨,让落在湖面上的雨点,如同琴弦上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而雨点落向湖中荷叶的景象和声音,则太像击打架子鼓上用杆支撑着的吊镲;雨点落向湖面,画出无数圆圆毂纹,又仿佛是一片片光碟上播放着一首又一首的雨歌。这打击乐与雨歌的协奏,有古老的回响,有悠久传承延续的滔滔不断。它以最深情的弹触,拨弹出铿镪顿挫的流转,和鸣出衡水湖琅琅然的神籁自韵。
然而,仅仅用诗、画、音来描述衡水湖的雨,是不完整的。因为衡水湖的雨还会给人以启迪,你看那雨丝从天空中悬落,看那雨点在湖面上跳跃,看那雨滴在荷叶上驻足……仿佛看到大自然给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和谱写生命的旋律,看到世间百景百象皆有蕴藉的内涵所在。
而你,也会觉得衡水湖的雨感心动耳,也会心驰神往。
作者:冀金雨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