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我是乘着一万种声音出发的。


宽阔的马路边,一家挨一家门店,都“张着嘴巴”,哪怕不吭声,你也会觉得有人吆喝。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在马路上发出各种声音。拥堵的地方,急躁的司机长按喇叭,带动一群司机鸣笛。上午9时30分,小雨点一滴一滴,扑不灭城市的喧嚣,也开始“唰唰唰”地为城市的热闹“添油加醋”。胜利路上,20路公交车来了。公交车“呜呜呜呜”一站一报告。我要倒18路公交车去城市书房读书,我要度过一个清静而浪漫的周末。


我家也有书房,可太闹了,家里万物都想敲我脑门,撞我眼睛,一些零食还会想法打开我的嘴巴。


城市书房坐落在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内,在园博园对面,吸引着我去过多次。1600平方米的畅读空间,16000余册藏书,不花一分钱,随便坐,随便看。


在这里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先“尝”后读,“尝”两页不合胃口,尽情地换。我选的《柳鸣九谈萨特》,看不进去,又选了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非常可心。边读边做笔记,抄到手酸。就像与一位大师对话,胜读十年书。累了,站起来翻看三大本明朝画册。徐渭、唐寅、朱见深……那是我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多次见过的人啊,这算不算他乡遇故知?接着到各排书架间转悠着选书,选了《故事》《剧本》《木偶奇遇记》。《剧本》看过了,不错,又觉得没必要看第二遍;《故事》字太小,立刻还回。我也没想到最后会锁定一本童话书,而且还读上瘾了。这位意大利作家的幽默让我爱不释手。


先前在一楼买了一杯书亦烧仙草奶茶,自带了一杯白开水和一个煎饼。由于看书投入,煎饼拿出来薄脆已经软了,不好吃。接着看书,下午两点多,肚子大叫,只好再拿出煎饼。哇,这次好吃得不得了,体会了讨饭的朱元璋食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滋味。


书店里偶尔进来三两个人,都待的时间不长。我一个人坐在长长的读书台前,对着明亮的窗子,低头是字,抬头是景,很容易忘了身在何处,一颗心沐浴在巨大的安静和欢喜中。


最后读的一本书是——衡水湖。推开书房的门,就是观景台。细雨蒙蒙中,空气好清新啊,望不到尽头的湖水翻腾着细小的波浪,鸟儿轻声鸣叫着,低飞着,绕着青草地、白杨树、初夏的花和稀稀拉拉的行人。远处的桥和行驶的船动静相宜,高空的乌云和轻拂的凉风刚柔并济。这暖季里的冷倒像是上天的一份馈赠,与湖对视,浑身舒爽,栏杆上“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的字样,大概最能诠释游湖者的心。


下午5时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城市书房。天已灰暗,我的心却越来越亮、越来越静。


作者:魏东侠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