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实”字见真章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彦成


芳菲四月,繁花次第开放,万物拔节生长,处处生机盎然。


迎着和煦的春风,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正劲。招商引资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快马加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于湖城大地。


翻阅一周的报纸,一个“实”字尤为凸显。


明确任务快行动,不折不扣抓落实。4月1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倪岳峰来衡调研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4月12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就抓好全面深化改革闯新路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紧盯目标任务,加快“四个闯出一条新路”步伐,推动18个现代化衡水场景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努力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出优异成绩单。


项目为王促发展,“赛马场”上拼实力。2022年,我市5家省级高新区建设项目总数343个,项目完成投资额328.23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二;衡水高新区今年一季度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57亿元;故城县全面优化要素配置,河北全利塑包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爱在深州—桃花季”系列活动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总投资20余亿元的4个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当前,全市上下“比、学、赶、超”抓项目的氛围愈发浓厚,各级干部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盯着干、比着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再加力、再提速。


招商引资求突破,筑巢引凤出实招。按引进资金实际到位额实行阶梯式奖励,明确对积极引荐投资项目公职人员的评优重用政策,系统制定对项目引荐人及项目奖励的认定程序……日前,《衡水市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办法》出台,一系列鼓励全员招商的创新招法,干货满满、诚意十足。接下来,在给力政策的加持下,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必将纷至沓来,为衡水“招”来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引”进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优化环境不停步,服务企业办实事。我市制定企业问题清单“满意式”销号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完成一项、满意一项、销号一项”;全市首张全程智能化审批营业执照发出,仅用时56秒;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正式启动,42条举措相继推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枣强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实现“码”上监督、“码”上就办……连日来,各级各部门端出“招牌菜”、当好“店小二”,让企业投资更放心、经营更舒心、发展更安心。


守正创新强“四力”,改革提升看实绩。上周,衡水日报社公布2022年度优秀新闻作品、优秀策划创新(选题)评选结果,让广大采编人员感受到更加明确的风向标——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凭实力说话、以实绩论英雄。连日来,我们的记者将镜头和笔触聚焦乡村振兴前沿、项目建设现场、企业生产一线,持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篇篇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见诸报端,让衡水的现代化场景更加可见、可听、可感。


攻坚克难重实干,善作善成求实效。一季度,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我市治水实现“开门红”;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2家;抢抓数字化变革新机遇,我市出台助推数字经济发展16条政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6个专项行动,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驶向数字经济新蓝海……这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成绩串联起来,就是各级各部门在求实、务实、笃实上下足功夫,“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真实写照。


抓落实、拼实力、出实招、办实事、看实绩、重实干、求实效……这一个个“实”,就像一声声奋进的鼓点,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赶考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在躬身奋斗中赢得主动、干出精彩。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周,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让我们以“实”字当头,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保持“干”的激情,投身铺展中国式现代化衡水场景的火热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编辑: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