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更扶智,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要金山更要青山,让百姓生存环境美起来;
要物质更要精神,让百姓的日子乐起来;
……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以“巩固—衔接—振兴”为路径,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奋力谱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驻村干部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成效显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7月的青龙土胡同村,绿意盎然,景色迷人,村中小砂河穿流而过。市发改委驻村第一书记杨洪利看到坝堤稳固,心里十分欣慰。今年以来,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共筹集资金15.6万元,为村里修建河床拦水坝70延长米。
“拦水坝和护堤修建后,将河水有效拦截,能够保证水位常年稳定,彻底解决了河两岸近百户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这条河的泄洪能力,保护了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杨洪利说。
何启东是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驻青龙吉利峪村原第一书记,他走遍了全村所有生产小组乃至田间地头、沟沟岔岔,遍访300多户贫困户,掌握村里诸多问题。之后,他和村“两委”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选定、村容村貌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科技教育培训、乡村文明建设、民生福祉保障等多个方面深度谋划,确立了“积极引领、强化内力、长短结合、注重实效”发展思路。
跑项目,请专家,外出考察……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3年来,何启东为村里争取资金超过400万元,吉利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着蜿蜒的小路,驻村第一书记宋诏民步行来到因脑梗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的耿奎平家中。“最近感觉怎么样啊?我帮你检查一下身体。”宋诏民一边说着话,一边取出听诊器。宋诏民是市第三医院的医生,也是市卫健委驻青龙冯杖子村工作队成员。自去年驻村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医疗职能优势,协调组织秦冶医院、市第三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四医院等医院的医护人员轮番进村义诊,至少一个季度一次,积极为村民解决看病困难。村民们称工作组是一支“行走的医疗队”。
像杨洪利、何启东、宋诏民这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驻村干部,只是全市几百名扎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阵地一线的驻村干部缩影。目前,我市已在202个乡村振兴重点村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制定了《秦皇岛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秦皇岛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督导管理细则》,建立日常管理、定期调度、考核评价、工作保障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驻村帮扶成效。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实施就业科技帮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旺,乡村兴,抓住产业兴旺就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近年来,我市强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夯实脱贫群众增收基础,实施脱贫产业巩固提升工程。2022年,全市针对脱贫户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43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43亿元。同时,开展小额信贷攻坚月行动,强化就业帮扶、科技帮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卢龙县聚焦稳定增收,深入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因地制宜确定项目;深入开展产业帮扶,依托2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实施入股分红和资产收益项目,实现所有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项目全覆盖、多重覆盖,确保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大力实施就业帮扶,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脱贫人口专场招聘会”等就业专项活动。
抚宁区加快乡村文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旅游村落,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冰塘峪、龙云谷、背牛顶旅游开发,强化乡村
游资源宣传,打造以长城、历史遗址和红色旧址等为脉络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目前,已建成小江蔬菜、汉风耕读苑、禾田牧业等30个标准化示范点、示范场、示范园;骊骅淀粉、宏都生猪、燕山板栗等10个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远近闻名。
青龙满族自治县出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肆肆贰离岸孵化器,设立淘宝青龙特色馆、京东青龙扶贫馆,认定产品全部进驻人民优选平台、扶贫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等9家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网红助销等新兴营销手段竞相喷发,进一步打通了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动员“万企兴万村”帮扶企业、包联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社会爱心人士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收购、帮销贫困群众农特产品。
据了解,2018年青龙满族自治县以“零漏评、零错退、高认可度”高质量退出摘帽,2019年底全市所有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全面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春夏之交,走进卢龙县燕河营镇良仁庄村,记者看到从村头往里延伸至整村的主次干道两侧全都种上了白蜡、金叶榆、紫叶李等景观树,街道显得越发整洁漂亮。不仅如此,村民门前屋后的自留地也都进行了规整,统一栽种金银花、黄桃等树木,结出来的花和果实都归村民所有,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百姓收入。
为激发群众参与度,燕河营镇鼓励各村在每家每户前门划线,建设竹板结构篱笆墙围绕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形成一家一园一特色,巧妙地将村庄绿化作为一件群众乐于参与的趣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行“产业植入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模式,坚持景观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在全镇范围内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不仅为村民带来效益,还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曾经的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拨子乡韩杖子村成堆的柴草随意堆放,私搭乱建的厕所到处都有,全村的路面坑洼不平……为改变村庄脏乱差的形象,村“两委”制定了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策略,对街面厕所、棚舍、垃圾、柴草杂物等进行了彻底清理,新建两座跨河桥梁,村内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道路干净了,
圾变少了,花花草草也出现在各家各户门口,韩杖子村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像燕河营镇、韩杖子村这样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村庄的做法,在我市各县区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行动中比比皆是。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村庄作为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基础性工作,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百日攻坚”、村庄“净化”行动、创建美丽庭院等专项活动,创新实行“刷村”督导,健全完善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村庄环境星级管理等长效机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为了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各县区政府部门聚焦难点、堵点问题,针对性把脉开方,通过拉练观摩、常态调度、监督问责、长效管理、蹲点调研等过硬举措,打好“组合拳”,用机制约束、用机制保障、用机制倒逼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环境基础。
青山绿水多娇,百姓安居富足。如今,全市上下在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又踏上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道路、新征程,一张张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港城人民正向着更加美好、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行。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